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收集发作室速(VT)、室颤(VF)患者,通过应用胺碘酮及尼非卡兰后,观察并进一步分析静脉注射盐酸尼非卡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①一般资料:收集从2016年01月至2017年04月在我院急诊医学科确诊为室速、室颤患者40例,其中应用胺碘酮20例,应用尼非卡兰20例(单独应用尼非卡兰12例,胺碘酮无效后应用尼非卡兰8例)。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6.15±16.1岁。②观察指标: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电参数[血压(BP)、心率(HR)、心律、QRS波开始至T波结束的时间(QT间期)、校正后的QT间期(QTC间期)];用药起效的时间(t);电复律(DC)实施情况[DC实施的次数、心电参数];用药期间不良事件的异常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单行性VT转变为多行性VT、VT转变为VF、出现其他非室性心律失常及尖端扭转性室速(Tdp)的出现时间、处理方式、结局及与药物相关性]。③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包括应用药物前后的心电参数(BP、P、QTC)及起效时间(t)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前后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率(c/o)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α=0.05,双侧P<0.05定义为两者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所收集的40例患者中,应用胺碘酮患者20例(50%),应用尼非卡兰患者20例(50%),除9例(22.5%)患者无基础心脏疾病外,其余患者均有心脏疾病,其中冠心病20例(50%),肺心病1例(2.5%),特发性室速2例(5%),心肌病6例(15%),先心病术后1例(2.5%),瓣膜病1例(2.5%),无基础心脏病9例(22.5%),40例患者中,发作VT18例,VF22例,对于室速患者,若血流动力学稳定,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或尼非卡兰,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给予应用电除颤无效后应用胺碘酮或尼非卡兰,在应用过程中,胺碘酮的负荷量为150mg 3min静脉推注,维持量为300mg微量泵泵入,持续观察时间24h;尼非卡兰的负荷剂量为0.3mg/kg 5min静脉推注,维持剂量为0.4mg/kg至少lh静脉滴注,持续观察时间6h,其中应用胺碘酮显效8例(40%),有效8例(40%),无效3例(15%),恶化1例(5%);应用尼非卡兰显效11例(55%)[单独应用尼非卡兰显效9例(45%),应用胺碘酮无效后应用尼非卡兰显效2例(10%)],有效6例(30%)[单独应用尼非卡兰有效2例(10%),应用胺碘酮无效后应用尼非卡兰有效4例(20%)],无效2例(10%),恶化1例(5%)。对40例患者进行的1个月的随访中,应用胺碘酮20例患者中,死亡13例(65%),存活伴有脑功能障碍2例(10%),植物状态3例(15%),失访2例(10%);应用尼非卡兰20例患者中,死亡14例(70%),存活伴有脑功能障碍2例(10%),植物状态4例(20%)。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收集40例室速、室颤患者,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及尼非卡兰注射液,经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尼非卡兰对持续性室速、室颤能够有效的终止,尼非卡兰起效更迅速,其有效率高于胺碘酮,两种药物的远期疗效无差异。2.与胺碘酮相比,尼非卡兰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导致Tdp的几率较低,两种药物合用时使Tdpf发生风险增加。故在实际应用中应密切监测QT间期,避免Tdp发生。因此盐酸尼非卡兰注射液在室速、室颤患者救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