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本腹膜透析中心近10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al,CoNS)感染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变化、药物敏感(药敏)性变化及预后情况,为CoNS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腹膜透析中心进行腹透治疗及规律随访的患者中,选取在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10年期间发生腹膜炎、并行腹透液培养出CoN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发生腹膜炎的时间将患者分为2009-2013年组(前五年组)和2014-2018年组(后五年组),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是否合并糖尿病、BMI、原发病等,及发生当次腹膜炎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钾、腹透液中白细胞计数、以及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等指标。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以及预后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中心2009-2018年期间共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617例次,腹膜炎的总体发生率由2009年的0.25例次/患者·年下降至2018年的0.16例次/患者·年。10年期间培养阳性腹膜炎510例(培养阴性率为17.07%);培养阴性腹膜炎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培养阴性腹膜炎比例降至8.96%。2.本中心2009-2018年期间发生CoNS相关性腹膜炎共152例次,占所有培养阳性腹膜炎的29.80%。致病菌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最多,为86例次(56.58%),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30例次(19.74%)和头状葡萄球菌16例次(10.53%)。3.2009-2018年10年期间培养的CoNS药敏分析显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莫匹罗星等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其中青霉素耐药率为100%、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9.31%,莫匹罗星耐药率为92.31%。但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0。在152例CoNS相关性腹膜炎中,耐甲氧西林CoNS(MRCoNS)有106例次(69.74%)。在表皮葡萄球菌相关性腹膜炎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67 例次(77.91%)。后五年组培养出MRCoNS 64例次(77.11%),耐药菌的比例较前五年组(60.87%)有显著上升(p=0.03)。与前五年组相比,后五年组所培养出的CoNS对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莫匹罗星HL的耐药率显著升高(p<0.05)。4.在152例次CoNS感染性腹膜炎中,有128例次腹膜炎治愈,24例次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6例转为血液透析,8例死亡,10例复发。前五年组中,53例次治愈(76.81%),16例次治疗失败,其中8例次患者复发(11.59%)。后五年组中,75例次治愈(90.36%),8例次治疗失败,其中2例次患者复发(2.41%)。后五年组的治疗成功的比例(90.36%)较前五年组(76.81%)明显升高(p<0.05),复发的比例较前五年有所下降(p<0.05)。单次发生腹膜炎的病例中,前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比例为15.38%,后五年组为38.18%,后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比例明显升高(p<0.05);多次发生腹膜炎的病例中,前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比例为32.56%,后五年组为4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单次发生腹膜炎患者应用比例增多。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去除多次发生腹膜炎患者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女性、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中心近10年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逐年下降,培养阴性腹膜炎的比例逐年下降;2.药敏提示CoN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良好,但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高,且耐药率有上升趋势。3.与前五年组相比,虽然后五年组Co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显著增加,但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在单次发生腹膜炎的患者病例中,后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的比例较前五年组明显增多(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高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去除多次发生腹膜炎患者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女性、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