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有多种继发的损害因素参与其中,除血肿本身的占位性损害外,还有诸如血脑屏障受损及血肿液分解产物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脑组织产生的损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病理作用。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之间的失衡可能参与了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但是目前有关二者的研究多局限于在体动物研究,临床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脑梗死、脑外伤、癫痫等,其与脑出血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观察脑出血患者(包括部分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病人)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谷氨酸的含量与出血量大小的关系,以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对谷氨酸浓度变化产生的影响,从临床方面探讨二者在脑出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今后临床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方法:(1)选取在我院住院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幕上脑出血(SICH)患者共40例,出血量均在40ml以下,其中10例于发病24小时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余的均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分别于发病后第1d、3d、7d、14d采取空腹静脉血5ml,置肝素化的离心管中常温离心、分离血浆,去蛋白处理并与衍生剂充分反应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2)利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荧光检测器、C18-ODS柱测定对照品、正常对照者和脑出血患者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包括:γ-氨基丁酸、牛磺酸、丙氨酸、甘氨酸)的含量,进行病人自身前后对照并以20例正常人作比对;在不同时间点,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与保守治疗患者的纵向对比;将1d组按出血量大小分组,出血量≥30ml的保守治疗组与出血量<30ml组的谷氨酸含量对照。(3)血浆氨基酸浓度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采用分组设计t检验,组间资料用随机区组(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和Q检验,计量资料的差异性测定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以正常人血浆中的六种氨基酸浓度作为基础值,脑出血患者谷氨酸浓度在第1d明显升高,3d升至最高,7~14d为一平台期,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1);且其浓度与出血量大小成显著正相关(r=0.7568),即:出血量越大,血浆谷氨酸浓度越高。纵向比较,在对应时间点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血浆中谷氨酸浓度虽然较保守治疗的患者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可能系样本量太小所致;天门冬氨酸浓度在第1d明显升高,但持续至第7d才升至最高,14d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1);γ-氨基丁酸浓度在第1d明显升高,3d升至最高,7~14d也为一平台期,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1);牛磺酸浓度在第1d明显升高,7d升至最高,14d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P<0.01);丙氨酸浓度在第1d未见有升高,3d可见明显升高,7d升至最高,14d虽有下降,但亦未降至正常水平(P<0.01)。甘氨酸在脑出血前后未见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的损伤有氨基酸的兴奋毒机制参与其中,测定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可以作为了解脑出血病程进展的一项生化指标;抑制性氨基酸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或对抗其毒性,γ-氨基丁酸、牛磺酸、丙氨酸浓度的升高可能是脑组织在受到损害时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二者之间的失衡可能参与了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过程。因为对神经元的作用各有侧重,所以综合分析它们的浓度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对受损神经元死亡的本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为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