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对幼年期皮质发育畸形大鼠脑发育的保护作用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TOR信号通路与X射线照射孕鼠后诱导的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大鼠模型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抑制剂雷帕霉素对MCD大鼠脑发育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1、将怀孕后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溶剂组及雷帕霉素组,并于怀孕第16天开始连续每天既定时间按以上分组分别给予不同的相应预处理。其中,模型组、溶剂组及雷帕霉素组大鼠于怀孕第17天时使用195cGy剂量X射线照射孕鼠。然后待上述怀孕母鼠自然生产,其生产的第一代仔鼠(F1代)成为此次的实验对象,即为建立的MCD大鼠动物模型。2、随后每组子一代鼠分别于出生后当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十天(即P0、P1、P2、P3、P10)共5个时间点每天分别随机选取18只实验幼鼠,随即断头取出脑组织。3、每组每个时间点将其中6只脑组织立即予以4%多聚甲醛PBS液固定,固定完全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脑组织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大小并记录,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脑组织体积大小的差异,随后将上述脑组织按一定比例进行病理切片,最后行HE染色及Nissl染色分析脑组织病理改变。4、将每组每个时间点剩下12只脑组织立即冻于-80℃冰箱,分别后续进行q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幼鼠皮层组织S6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1、脑组织大体标本经肉眼观察及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可见,正常组幼鼠于各个观察时间点脑组织前后径以及除P0外其余时间点脑组织上下径均大于使用X射线照射后所产幼鼠(模型组、溶剂组、雷帕霉素组)径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使用X射线照射后所产幼鼠脑组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总体来说:模型组脑体积较正常组小,溶剂组与模型组相似,而雷帕霉素组较模型组体积大、趋于正常组。2、光学显微镜观察到正常组幼鼠脑组织皮层及皮层下分层清楚,海马结构清晰,神经元排列整齐,无异常大小及形状神经元,胼胝体正常存在;模型组幼鼠脑组织皮层结构紊乱,胼胝体缺失,皮层、海马区出现异常神经元结节,神经元排列不均、极性紊乱等;溶剂组与模型组病理改变无明显变化;雷帕霉素组仍可见到上述改变,但较模型组及溶剂组病变少,趋向于正常组病理表现。3、qPCR结果提示模型组幼鼠检测的5个时间点S6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剂组与模型组幼鼠各个时间点S6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雷帕霉素组幼鼠S6mRN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仍稍高于正常组。4、Western blotting提示模型组幼鼠S6蛋白表达水平自P0开始即显示出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剂组与模型组S6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雷帕霉素组S6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且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实验条件下,1、195cGy剂量X射线照射孕17天母鼠后所产子一代可成功建立MCD模型结果,此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2、该动物模型证实了mTOR信号通路与X射线照射孕鼠后诱导的MCD鼠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3、雷帕霉素对幼年期MCD大鼠脑组织发育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雷帕霉素能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使MCD脑组织发育得到改善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