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竞技项目的国际化发展对比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wu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交往可以追溯到远久的年代,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也有很深的联系。跆拳道是韩国国民的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韩国国民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自从1973年5月28日世界跆拳道联盟(WTF)成立以来,在内容、形式、竞技制度和规则上进行不断的改造,使其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接轨。经过1988年、1992年两届奥运会的表演(临时)项目,到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发展成为了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如今,武术经过快速的发展也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项目。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成立起,武术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世界各地得到传播和发展。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以及1994年在日本广岛举行的十二届亚运会,武术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使武术在走向世界体坛的前途中树立了新的里程碑。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证明了武术将走向世界是大势所趋。韩国跆拳道国际化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国际组织、海外示范(教练、师傅)起到的相关作用。因此,从这三个方面开始着手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的比较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对韩国跆拳道国际化发展及其自身体系起着重要作用的段位制与中国武术开始不久、试点阶段的段位制进行深层比较,并结合当前中国武术推广策略方面尚待解决的问题对中国武术国际化发展做初步展望。结论1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是东方技击术的代表。它们既有完整的内容体系,而还包含东方的哲学思想。因此,它们在自身国际化发展的路上,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2虽然中国武术的竞赛化及国际化的开始与韩国跆拳道相比较早,但由于60年代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动乱,武术发展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而此时正逢韩国跆拳道发展的鼎盛时期,3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都是各国民族精神与体育项目的代表。因此能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正规的发展。4韩国跆拳道的国技院与中国武术的武术院,在其成立目的及职能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跆拳道的国技院更为活跃一些。5 1973年成立了世界跆拳道联盟(WTF)。世界跆拳道联盟,目前举办了16届世锦赛,拥有177个会员国。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在北京正式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目前举办了7届世锦赛,拥有101个会员国。6韩国跆拳道是从60年代以个人示范为主要输送方式开始向海外传播的。1972年起,韩国政府开始给非同盟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无偿派遣跆拳道的示范。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从古已有。1982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积极稳步地把武术推向世界”,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自1982年起,中国武术协会先后选派了一批优秀的武术运动员教练员。7韩国跆拳道的段位制是比较完整的制度,而中国武术的段位制是正处于试点阶段。韩国跆拳道的段位制对跆拳道的国际化做了很多方面的贡献。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是经济领域中最重要
城市人居环境的逐步恶化,城市特色的逐渐丧失,使人们对各类城市公园,特别是城市带状公园、以及城市历史文化给予较高的关注。而城墙带状公园既有城市带状公园的形态特色,又蕴含着
纳米氧化锌是纳米量级(1-100nm)的新产品,它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以及极强的吸附能力、强抗氧化能力,优良抗菌效果等特点。目前,有关纳米氧化
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创新管理对企业来说是其技术创新能否成功的保证。本文所介绍的MPT公司是一家生产硬盘驱动器用悬臂梁组件的美资跨国公司,美国希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并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尽管我
2006年,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实施合并重组。本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与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发展战略相配套的后勤保障管理与服务体系,为湖南烟草工业持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安全,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建筑基础工程,合理利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
经费是每个单位存在的基础,每个单位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经费保障对每一个单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经费保障之不足对许多基层法院来说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但经费保障保障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地吸引游客前来的关键因素,如何很好地通过传播渠道把旅游地形象传播给目标市场群体,令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兴趣,从而使本旅游地在旅游者做旅游目的地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新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探询了新中国体育电影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当今体育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