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4抑制剂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切口痛模型和AQP4抑制的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观察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后的不同时间点小鼠疼痛行为学变化,检测小鼠脊髓腰段AQP4和TRPV4的表达,以研究AQP4抑制剂在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64只CD1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持续皮下泵注生理盐水0.4ml,30min;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建立切口痛模型的同时,皮下泵注瑞芬太尼80μg/kg(0.4m L),30min;瑞芬太尼+切口痛+AQP4抑制剂组(R+I+AQP4抑制剂组):建立切口痛模型的同时,持续皮下泵注瑞芬太尼80μg/kg(0.2m L)以及TGN020200mg/kg(0.2m L),30min;溶媒对照组:持续皮下泵注瑞芬太尼80μg/kg(0.2m L)以及溶媒(0.2m L),30min。采用Von Frey纤毛和足底热点仪测量各组小鼠建模前1d、建模后1d、2d、7d的50%机械缩足阈(50%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随后,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脊髓腰段AQP-4建模后1d,2d,7d的表达情况以及建模后2d各组TRPV4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前1d小鼠的PWTL和50%MWT无组间差别(p>0.05)。与建模前的基础值相比,建模后1d起R+I组、R+I+AQP4抑制剂组和溶媒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小鼠左后爪PWTL(LPWTL)和左后爪50%MWT(L50%MWT)均明显下降(p<0.05),并以建模后1d、2d最为显著,建模后7d仍低于基础值。比较发现,对于不同分组的小鼠在同一时间点的LPWTL和L50%MWT,建模后1d、2d,相较I+R+AQP4抑制剂组和C组,I+R组和溶媒对照组小鼠LPWTL和L50%MWT明显降低(p<0.05)。与左侧相比,各组小鼠右后爪PWTL(RPWTL)和右后爪50%MWT(R50%MWT)的变化并不相同。与建模前1d相比,建模后1d、2d和7d,R+I组和溶媒对照组小鼠RPWTL和R50%MWT明显下降(p<0.05),而R+I+AQP4抑制剂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建模后1d、2d不同分组进行比较,R+I组与溶媒对照组,小鼠RPWTL和R50%MWT呈显著性下降(p<0.05),而R+I+AQP4抑制剂组则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检测发现,R+I组小鼠脊髓腰段不同时间点AQP-4表达情况比较,AQP-4在建模后2d表达水平最高,到7d仍高于基础水平。建模后2d,R+I组、溶媒对照组与C组相比AQP-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AQP4抑制剂组AQP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建模后2d荧光定量检测TRPV4的RNA转录,其组间对比结果与相同时间点的AQP4表达的组间比较相似。结论: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可诱发小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下降,以建模后第1、2d最为明显。R+I+AQP4抑制剂组的小鼠建模后热痛阈高于未使用抑制剂的小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可能引起AQP-4和TRPV4表达水平的上调。而应用AQP4抑制剂的小鼠则未见明显TRPV4表达上调。TRPV4与AQP4共同参与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机制,应用AQP4抑制剂可能有助于干预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其他文献
以典型的基于MEMS的FP腔结构为例,用传输矩阵方法推导了考虑反射相移的半峰全宽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此解析表达式分别模拟了考虑反射相移的半峰全宽与干涉级次和FP腔两反射镜间
高频地震波的辐射特征对于提高地震震源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合理的高频地震震源模型,模拟宽频带地震动场具有重要意义。九寨沟、芦山、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在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是一种新型的尝试,它大胆而富有创新。它是一个集教育、礼仪、娱乐、培训为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对发展农村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婺城区自2013年开始投入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了能把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做精、做细,婺城区在文化礼堂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本文以婺城区为例,以点概面,概述了浙
目的:改进人血白蛋白的原包装,避免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超出贮存温度限制对该药物的损害。方法:主要有2种:(1)提高原有纸盒包装的隔热性,主要通过在抄纸时在原包装内增加一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