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有着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魅力,剧中音乐与剧情相互融合、人物性格鲜明,舞台效果给人以深刻的视听感觉及视觉震撼。中国歌剧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歌剧进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着,音乐界的前辈们在中国歌剧发展探索的道路上呕心沥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尤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中,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苍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圈可点。《苍原》不仅彰显了爱国主义这一恒久不变的主题,还在音乐、剧本、演员以及舞美设计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增添了新的灵感和养分,标志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歌剧进入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阶段。本文通过对歌剧《苍原》中的女主角娜仁高娃的主要唱段进行分析,探索歌剧中女主角主要唱段的演唱技巧和声音的运用,同时提高笔者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表现力,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研究。通过本文的写作也更进一步的了解《苍原》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第一章,笔者对歌剧《苍原》的历史背景、剧情概况和主题思想、创作风格与音乐特征以及女主人公娜仁高娃的戏剧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对《苍原》的整体结构进行初步的介绍;第二章,娜仁高娃主要唱段的音乐基本特征与演唱处理,笔者对女主角的主要唱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咏叹调“情歌”、“我心中有两个声音”以及“我们将得到永生”,笔者从音乐基本特征、演唱技巧、歌曲的艺术处理等方面对女主角的主要唱段进行了一些自己的阐述,同时也对娜仁高娃这一歌剧形象进行了研究。第三章,为本文的重点论述章节,纵观歌剧《苍原》的研究现状、资料分析研究等,发现对“歌剧主要唱段的演唱教学分析”还未出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演唱教学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拟从音乐本体、音乐表现及演唱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切入点,试图探索歌剧演唱与教学分析,了解与把握歌曲处理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今后的演唱与教学,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声乐演唱水平。第四章,阐述了歌剧《苍原》的艺术成就以及它的成功对中国歌剧创作的启示。《苍原》出演至今获得了诸多国家级的荣誉,特别是1996年5月,1《苍原》获得了文化部国家戏剧最高奖“文华奖”,并同时囊括作曲、舞美、编剧、导演、服装、道具、灯光、表演、化妆、音响等10个单项奖,创下文华奖在历史上的记录,成为了中国歌剧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从而奠定了它在中国歌剧历史上的地位。全国第六届“文华奖”颁奖典礼上,《苍原》的四位主要演员也先后获得了殊荣。剧目同时还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等诸多奖项。《苍原》的大获成功证明了中国艺术家在歌剧这一艺术形式上已取得了较高的造诣。《苍原》的成功是创作者们基于祖国统一、民族大融合为出发点,立足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与吸收欧洲古典歌剧创作经验的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充分调动声乐和器乐的优势,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气派的歌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