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型软件无线电实验系统的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以DSP芯片为核心,完成软件无线电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并实现了一个适应本科教学用的软件无线电实验系统。软件无线电旨在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和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这种通过下载软件至硬件平台来实现各种通信功能的方法,可以使宽带A/D和D/A转换器尽可能地靠近天线。本课题具体研究了多路信号的带通采样定理,提出了最小采样频率的算法,分析了采样频率与信噪比的关系;研究了各种信号的正交调制解调算法,分析了载波不同步对解调结果的影响,指出了其应用于软件无线电的优势;研究了数字上下变频技术,分析了其优越性,指出了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给出了多通道发射机和多通道接收机的模型;提出了ASK、FSK、PSK和QAM等多种调制方式的识别算法,并给出了识别出错率和信噪比的关系;给出了用于软件无线电中的各种同步技术,如载波同步、位同步与帧同步。在硬件方面,实现了一个以DSP为核心芯片的小型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此平台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发射机由DSP芯片和D/A转换器组成,接收机由DSP芯片和A/D转换器组成。在此硬件平台上,可实现ASK、FSK、DPSK、QPSK和QAM等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同时完成各种同步技术,从而实现了一个小型的通信系统。
其他文献
无线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相控阵天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相控阵天线不仅需要满足超宽带、大角度扫描等需求,还要满足小型化、轻量化以及低剖面等需求,以便更好地
本文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RFID标签天线进行了研究设计工作。从2003年开始,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成为科技界最大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
随着铁路速度的飞速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逐年加大,铁路在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人们对行车安全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我国的铁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