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文本信息(在本文中亦为短信息)是伴随着手机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新的语言表现形式。本文旨在从语篇对比的角度说明英汉手机文本信息这一特殊语篇的语言特征,探讨它们在语篇衔接与连贯特征方面的异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是语篇研究的核心理论,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近几十年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语篇对比也发展迅速。表现在我们国家,英汉语篇的对比分析也成为国内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研究方式主要采用西方语言学家的理论框架进行对比分析。手机短信作为新兴的炙手可热的语篇形式,值得我们对其进行对比语篇分析,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英汉短信息这一语篇和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认识。论文第一章是该研究的文献综述部分。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作者在做英汉手机短信息的语篇衔接与连贯对比时传承了我国学者自己创造的语篇对比研究的方法。因此,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着重介绍了我国语篇对比研究史上一些重要的研究理论著作。第二章是对英汉手机短信息研究现状的总体介绍。无论是英语短信还是汉语短信,它们都隶属手机短信的范畴,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因此文章首先考察了手机短信的本质、产生的原因、主要功能和主要特征。手机短信是以其短小精悍、幽默时兴、快捷及时、语言优美、以及现在的英汉语混用等强大的优势迅速改写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目前对于手机短信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视角、修辞学视角和语言学视角三个方面开展。本文采用语言学视角,侧重于语篇分析方面。第三章介绍了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采用中外语言学家多沿用的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考察英汉手机短信在此方面的异同。在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为什么短信息被视为一个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定义,五种衔接机制: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语义关系,三种连贯机制:语义、意义、认知,以及衔接与连贯的关系。第四章是英汉手机短信息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特征的对比分析实证研究。通过数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五种衔接手段在英汉手机文本信息中占有不同的比重并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英汉手机短信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衔接手段都是照应,居于第二位的衔接手段,在英语短信息中是连接,而在汉语手机文本信息中则是语义关系。衔接和连接在英语手机文本信息中比汉语手机文本信息中的使用频率要高。而在汉语手机文本信息中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在英语手机文本信息中的使用比重。省略和替代在两种手机文本信息中都不太常见。无论英语还是汉语文本信息,连贯都是由语义,语境和认知三种方式实现,但是具体的因素,如文化背景、历史地理的不同可能导致具体连贯方式上的不同。第五章介绍了该项研究的启示和建议。启示部分包含该研究对于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的验证和拓展作用以及对人们手机短信息实际发送的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建议部分则包括对于短信息写作者和发送者的建议。最后部分是论文的总结,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发现以及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该论题进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