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于2008年迅速增多,随之地方债务也迅速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的缺失,融资平台也存在运营风险,并隐藏着财政风险、社会风险。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的研究,结合北京市投融资平台的实际情况,力求探究风险成因及风险传导的途径,重点研究北京西城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负债预测,构建相应的地方债风险预警体系,并提出风险评估与防范的有效策略。首先,本文基于选题背景、选题内容、参考国内外地方政府投融资研究相关著述,综合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第二,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形成的根源,从法律法规和制度根源上剖析形成的原因,指出分税制造成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地方税收不足,财力不足是根本问题所在。并提出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债的担保方,主体不适格,地方融资平台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均是风险的成因。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有向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社会风险传导的威胁。第三,本文结合北京市西城区投融资平台的现状,具体分析了西城区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状况,构建了债务预测模型,并预测了西城区融资平台债务爆发的时点和强度。第四,在债务预测基础上,提出债务预警机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了西城区投融资平台的风险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以促进投融资平台走向市场化、规范化运营。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厘清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