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10年11月和2011年05月年对广州市七所中学(农民工学校、准贵族学校、平民公立学校、明星公立学校)的共计3561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的数据,以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和学校效应为切入点,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学校在不同时间段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就的因素从家庭、学校层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本文利用家庭效应模型和学校效应模型对公立和民办学校学生的教育获得进行模拟,并利用完整的学校效应模型对两次调查时公立和民办学校学生数学成绩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探讨。笔者发现,(1)从横向上看,利用面板数据,在家庭背景和学校类型相同的情况下,积极学校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对学生的学习成就产生促进作用;(2)从纵向上看,第二波调查的教育获得模型相对于第一波调查的教育获得模型家庭效应被削弱,这是学校效应的总体体现;(3)民办学校的学校效应主要体现为对家庭效应的严重减弱,而公立学校的学校效应则更多体现为学校积极特征对学习成就促进作用的显著增强。 由此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教育不平等问题,认为从横向学校类型的划分来看,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特别是农民工学校)之间存在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不平等。但是从每个学校类型内部来看,民办学校较少的复制家庭背景之间的差异,但它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成就也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应有之义;公立学校虽没有完全消除家庭背景与学习成就之间的关联,但是通过学校自身的管理和运作,积极的学校特征能够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成就产生促进作用,从而学校内部缩小同一学校内学生源自家庭背景之间的差异与不平等,阻隔社会不平等代际传递。但是这些学校效应都是存在于家庭背景影响了入学选择之后,这是最大的教育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