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海域是我国赤潮的高发区,但赤潮发生的机理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各级监测机构仅仅对已发生的赤潮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无法做到科学的预警和预报。甲藻孢囊既是很多赤潮爆发的种源,也是赤潮消退以后的归宿,因此,系统的研究渤海海域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进一步掌握赤潮生物的变化规律,对于揭示赤潮爆发机制,防范贝毒事件危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本论文对渤海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四个海区的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种类和数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域孢囊的群落组成与相邻的黄海海域相似性较高,表明两个海域的甲藻孢囊群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渤海内部各海域甲藻孢囊群落的相似系数较低,表明内部各区域间亲缘关系较远。渤海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和丰度均较低;但该海域沉积物中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甲藻孢囊,表明该海域存在爆发有毒赤潮和贝毒积累的可能。 通过对渤海有记录以来赤潮发生数据的系统分析,结合渤海海域的贝毒分布、营养盐状况、水文环境、海流状况,对渤海海域的赤潮发生机制及其与甲藻孢囊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自1977年以来渤海海域已确定的赤潮藻32种,硅藻门6种,甲藻门19种,着色鞭毛藻门5种,隐藻门1种,原生动物门1种,甲藻中已检测到孢囊的种类有10种,有毒有害甲藻的比例呈现增加趋势;渤海西岸的秦皇岛、渤海湾是赤潮的高发区,6月份是爆发的高峰季节;渤海海域麻痹性贝毒分布情况与赤潮发生情况和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分布基本对应,即辽东湾西岸、渤海湾等贝毒含量高,检出率高;辽东湾西部沿岸、渤海湾和莱州湾的东营黄河口海域,水深较浅、潮流较弱,利于赤潮藻的生长和聚集,因此易于发生赤潮;在黄海暖流等外海流系的输运下,黄海海域的有毒有害甲藻孢囊进入渤海,并在沿岸流系的作用下,在渤海海域累积,在特定条件下,萌发引发赤潮或贝毒,产生危害,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