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喀斯特地貌背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和制约下,石漠化的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为评价基于土壤动物恢复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进展与效果,本文以贵州喀斯特为研究背景,依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选取贵州典型地貌喀斯特高原山地的毕节撒拉溪朝营小流域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和喀斯特高原峡谷的贞丰-关岭花江顶坛小流域中-强度石漠化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野外调查法、室内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两个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植被配置模式下的土壤动物恢复效果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现存植被-土壤动物模式的初步探讨以及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以恢复生态学、昆虫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等理论为依据,按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进行了基于功能性土壤动物恢复的植被模式优化,同时,初步提出了模式的保障措施。研究对于包括土壤动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根据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将土壤动物纳入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的协同模式体系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当前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该或可能出现的土壤动物适应类群及基于土壤动物恢复的植被修复模式内容。 (2)不同等级石漠化生态恢复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显示,顶坛小流域2012-2015年土壤动物个体数12月同期﹥8月同期﹥4月同期,而朝营小流域2012-2015年则表现为8月同期﹥12月同期﹥4月同期;水平分布上,顶坛小流域和朝营小流域2012年-2015年4月同期、8月同期和12月同期土壤动物个体数均随年份的增加而增长,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变化较小,稀有类群数年际变化较大。垂直分布上,4月、8月、12月同期个体数和类群数在0-15cm土层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个别年份出现逆分布现象。 (3)相同等级石漠化生态恢复的土壤动物数量变化上,两个小流域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且以强度和轻度石漠化恢复的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个体数上,顶坛小流域潜在石漠化样区2015年(664头)﹥2014年(367头)﹥2013年(146头)﹥2012年(139头),轻度石漠化表现为2015年(550头)﹥2013年(192头)﹥2014年(142头)﹥2012年(90头);中度石漠化表现为2015年(504头)﹥2014年(469头)﹥2012年(212头)﹥2013年(179头);强度石漠化表现为2013年(855头)﹥2015年(532头)﹥2014年(387头)﹥2012年(125头)。朝营小流域潜在石漠化样区2015年(1033头)﹥2014年(739头)﹥2012年(630头)﹥2013年(390头);轻度石漠化表现为2014年(776头)﹥2015年(734头)﹥2013年(266头)﹥2012年(121头);中度石漠化表现为2015年(490头)﹥2014年(348头)﹥2012年(213头)﹥2013年(173头);强度石漠化表现为2015年(869头)﹥2014年(525头)﹥2012年(381头)﹥2013年(283头);类群数上,两个小流域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区类群数量增加均较缓慢,体现了土壤动物恢复的滞后性特征。垂直分布来看,两个小流域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特征,在有的年份出现逆分布现象,各层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多。 (4)不同等级石漠化恢复样地土壤动物多样性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表现出中等相似到极相似水平。强度石漠化实施的封山育林和人促封育工程、中度石漠化实施的速生高效林灌草种植工程以及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实施的混农林复合经营工程综合的实施,土壤动物的恢复效果明显。 (5)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模式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监测发现,顶坛小流域以杂食性土壤动物类群为主,腐食性功能类群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而植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类群则表现出波动的变化。朝营小流域也以杂食性土壤动物类群为主体,其中轻度石漠化和强度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植食性土壤动物类群均呈逐渐增加,潜在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捕食性功能类群也呈增加趋势,中度石漠化模式下腐食性功能类群呈现增加趋势,其它各类群在各石漠化样区均呈现出波动。 (6)当前植被模式存在植被类型较单一、功能性植物配备不完善、植被结构较简单等主要问题,认为顶坛小流域应进行为恢复植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生存环境为主的植被模式优化,朝营小流域应进行为恢复腐食性和捕食性土壤动物生存环境为主的植被模式优化。并应严格加强对治理成果的保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