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唐代边缘群体中的强势力量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代社会有一类群体值得我们注意,他们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是普通百姓又有别于普通百姓,他们身份不一、出身各异,但是都拥有武力,而且依仗武力生存。这类群体是一群脱离了正常体制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是对国家法制和公信力的挑战,被看作是一群游离于法律边缘的群体。这类群体包括了游侠、窃贼、强盗、流氓、刺客等,他们拥有武力,或是个人仗剑而行,或是群聚生活,或为善或为恶。而依据其行为方式的差异,百姓对他们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而当政者对他们也会因为不同的形势采取不同的政策。笔者将这类群体定义为边缘群体中的强势力量,他们的生活游移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具有正义与非正义的非理性,因此官民双方对这类群体的反应具有褒和贬的复杂性,本文旨在对上述现象作出有意义的探索。   本文将以在唐代边缘群体中那些不安于生产,依仗武力游走四方的人为研究对象,这类群体包括了游侠、窃贼、强盗、流氓、刺客、等多种身份,尽管身份复杂但依侍武力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因此笔者称其为边缘群体中的强势力量。本文将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将通过对历史史料的详细解读,以求对历史上这类强势力量群体的构成、特点、成因、社会活动等基本状况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第二部分将论述这些强势力量的矛盾处境。探索他们的自由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身处家国之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实际生活的矛盾之处。作为普通人,他们对自己的家庭、社会、国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他们崇尚自由的理想和行为却与这种责任相违背。这部分将透过史料记载,分析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家庭责任、社会道德、以及国家法律上相违背的地方。并同时从他们所处的对立面研究家族、社会百姓对这类群体的态度,以及国家统治者对他们所采取的政策。   第三部分将通过对他们这种矛盾处境的研究,看他们如何安身立命,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家族、社会、官府的相互关系的,以从中研究他们的自处之道。
其他文献
1月14日上午,在南宁参加了全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我区各界人士代表,精神振奋,认为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
试验以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最适玉米品种类型—半紧凑型品种为材料,采用4种密度(主处理)和3种行距(副处理)的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重庆地区不同密度下不同行距对玉米光合速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