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艇作为传统的奥运会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女子赛艇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本研究以代表四川省参加十三届天津全运会女子赛艇决赛的24名优秀运动员(包括四川、浙江、山东女子轻量级组合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赛艇项目常见运动损伤,明确损伤的原因,总结各类损伤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做好运动损伤的防护工作,为从事赛艇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队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审核确诊法、数据统计法、测量法,对2016年12月到2017年8月备战期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做跟踪记录,建立运动员伤病档案,对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性质、次数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备战期间对运动员进行的FMS运动风险评估,总结四川女子赛艇运动员易发生损伤部位;研究运动员通过功能性训练后,运动损伤是否得到有效预防;记录损伤后的治疗方法,对运动员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分析总结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结果:1、通过对运动员的伤病记录,统计得出:备战期间全队损伤次数313次,慢性劳损多于急性损伤,陆地训练损伤多于水上训练。常见损伤部位在腰骶部132次,膝关节92次,肩背部42次,腕关节8次,其他损伤39次(包含3例肋软骨损伤)。2、在对损伤情况分析研究后得出,造成损伤的原因:与专项技术的特殊要求有关、训练后缺乏足够的系统拉伸放松、运动员技术动作的不规范、训练中缺乏科学指导有关。3、基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及损伤原因,进而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功能性训练。本研究通过对四川女子赛艇运动员功能性训练前后的FMS评分,说明有效的功能性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腰、膝、肩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4、通过对四川女子赛艇常见运动损伤进行物理治疗及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总结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和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可有效地减轻运动员疼痛,恢复正常训练。研究结论:通过对四川女子赛艇队运动损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运动损伤的部位及所占比例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通过FMS评分,说明功能性训练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并针对常见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建立预防和治疗体系,为赛艇项目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