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旨在从病因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同时,希望能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指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脑积水诊断采用双尾指数。脑神经功能利用GCS昏迷评分,WFNS评分以及Hunt-Hess分级进行评估;应用头颅CT及Fisher分级进行影像学评估。使用R×C联表以及Fisher精确检验确定各待分析危险因素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相关性;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确定慢性脑积水组与非脑积水组,急性脑积水组与非脑积水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应用Fisher精确检验、秩和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与CHC相关的危险因素:AHC、Fisher分级、GCS昏迷评分、WFNS分级、Hunt-Hess分级、脑室内出血、脑血管痉挛、夹闭手术、介入手术、吸烟以及高血压;与AHC相关的危险因素:年龄、动脉瘤的位置、Fisher分级、GCS昏迷评分、WFNS分级、Hunt-Hess分级和脑室内出血。单因素分析方面,在Fisher精确检验/秩和检验中,慢性脑积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AHC、Fisher分级、GCS昏迷评分、WFNS分级、Hunt-Hess分级、脑室内出血、脑血管痉挛、夹闭手术以及高血压;而急性脑积水的Fisher精确检验/秩和检验统计结果中,年龄、动脉瘤的位置、Fisher分级、GCS昏迷评分、WFNS分级、Hunt-Hess分级和脑室内出血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在秩和检验的分析过程中,GCS昏迷评分(3-8)组与GCS昏迷评分(9-12)、GCS昏迷评分(13-15)之间有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将GCSS(9-12)与GCSS(13-15)合并成GCSS(9-15),将动脉瘤位置这一因素调整为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以及颈内动脉系统。将上述因素带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对于慢性脑积水来说,高Fisher分级、低GCS昏迷评分以及夹闭手术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急性脑积水方面,高Fisher分级、高Hunt-Hess分级和脑室内出血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后的结果一致。 结论:高Fisher分级、高Hunt-Hess分级以及脑室内出血是急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高Fisher分级、低GCS昏迷评分和夹毕手术是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