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提问是课堂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它有助于教师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并引发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技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生词教学是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提问运用得好,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应用所学生词。一般而言,教师熟知提问技巧,就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问答,对目标词汇的学习也就更为成功。因此,对生词教学中的提问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提问开展生词教学,更好地引发师生互动,进而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有了许多提问方面的研究,但多为一般性研究,从课型、教学环节、不同经验值教师对比等角度开展的专门性研究并不多见,把生词教学中的提问研究和不同经验值教师结合起来进行的对比研究尚未发现。本文从生词教学入手,对比研究两名新手、一名熟手和一名专家共四名教师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提问行为。我们的研究问题为:在初级综合课生词教学中,新手教师、熟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提问类型是否有差异?专家教师的提问效应是否优于熟手教师,熟手教师的提问是否优于新手教师?教师提问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教师提问在生词教学中的差异,并分析不同提问类型的提问效应,进而找出可供教师参考的生词教学提问策略。本文研究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以上述四名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各6个课时的录音与录像,得到转写文本17万余字。之后,我们选定了四名教师在生词教学中的提问话语,从提问类型分布、提问效应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并结合访谈探索差异产生的原因。其中,提问类型分布涵盖了教师在整个生词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提问类型和数量,能够反映出教师在生词教学时的整体提问特点;而提问效应则是对教师提问类型的检验,目的在于检验提问是否有效。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采用学生回答时的目标/词汇句型与计算平均句长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提问效应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四名教师在初级汉语综合课的生词教学中,(1)提问类型分布:就总量而言,四名教师在提问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新手教师B(194)>专家教师(182)>熟手教师(157)>新手教师A(130);新手教师使用回应性问题的比例高于熟手和专家教师;在认识性问题中,教师的发展阶段越高,提问的认识性问题数量也就越多。不过,四位教师也存在某些共性:他们所使用认识性问题的提问数量明显多于回应性问题的提问数量;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仍是四名教师的主要提问方式。(2)提问效应:虽说四名教师在生词教学中的提问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看,专家教师和熟手教师的提问效应较好,新手教师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回应性问题方面,理解核实的提问效应并不明显,专家教师的做法值得新手教师借鉴;四位教师极少使用澄清请求,但通过熟手教师对这一问题的使用,我们发现其提问效应显著;确认核实的提问效应并不完善,熟手教师的做法可供参考。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提问效应方面,参考性问题优于展示性问题,但前提是需要教师提供合适的“脚手架”,创造多种情境,以达到让学生充分练习的目的。在研究结果基础之上,文章最后提出了适合对外汉语教师的生词教学提问策略,即:提问要难易适当;提问要有序列性;提问方式多样化;避免重复提问和过度提问。本文研究意义如下:进一步帮助教师增强提问理论知识学习的意识,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改进生词教学提问技巧,借助适当的提问策略提高生词教学效率,尽可能避免无效提问等现象的发生。另外,研究成果对汉语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