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应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对晚期鳞状细胞肺癌的分子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资料指导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晚期鳞状细胞肺癌基于NGS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筛查后的125例符合入组要求的晚期鳞状细胞肺癌患者进行NGS检测(通过收集患者肿瘤新鲜组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血液、胸水和白片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对晚期鳞状细胞肺癌的分子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资料指导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晚期鳞状细胞肺癌基于NGS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筛查后的125例符合入组要求的晚期鳞状细胞肺癌患者进行NGS检测(通过收集患者肿瘤新鲜组织、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血液、胸水和白片等标本),并进行统计及随访。通过确定其分子分型,将10例EGFR突变患者及2例ALK融合患者进行治疗,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疗效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和Graph Pad Prism 9.0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图,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应用log-rank法检验生存差异。结果:1、105例突变患者中,共检出突变基因16个,突变位点150个;平均每个患者检出1.43个基因突变。突变率较高的基因为TP53(65%),范围在4-10外显子。所有基因突变中包括单基因突变69个,双基因突变20个,三个及以上基因突变13个。与临床靶向药物获益的相关驱动基因包括EGFR突变位点11个,包括18-21外显子突变,主要以21外显子L858R突变及19外显子L747缺失为主;ALK融合2个;ERBB2 20外显子突变1个。临床靶向药物获益的相关驱动基因突变概率为:EGFR(78.6%),ALK(14.3%),ERBB2(7.1%)。相关驱动基因突变病例数占总病例数比例为:EGFR(8.8%),ALK(1.6%),ERBB2(0.8%)。收集125例患者的病理样本种类并分析各样本的基因突变例数,其中:白片4例,胸水1例,血液18例,组织/蜡块82例。经统计学分析,P=0.000,鳞状细胞肺癌突变与样本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组织及蜡块组为金标准,分别对比白片-组织/蜡块,胸水-组织/蜡块,血液-组织/蜡块组间差异。其中,白片-组织/蜡块组(P=1.000),胸水-组织/蜡块组(P=0.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液-组织/蜡块组((?)~2=15.68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例与靶向药物获益的相关驱动基因患者中,年龄、骨转移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药物相关基因突变的概率为5.3%,女性患者药物相关基因突变的概率为63.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吸烟史患者药物相关基因突变的概率为3.7%,无吸烟史患者药物相关基因突变的概率为22.2%,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根据服用靶向药的情况,将10例EGFR基因突变患者分为一、二代EGFR-TKI治疗组(7例)及三代EGFR-TKI组(3例),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所示,一、二代EGFR-TKI组对比三代EGFR-TKI组的中位PFS有统计学差异(9个月vs 13个月,P=0.037<0.05)。5、在7例服用一、二代EGFR-TKI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是仅有EGFR突变,而另外三例患者合并TP53突变及EGFR扩增。以驱动基因将其分为EGFR单基因突变组和EGFR共突变组,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结果所示,EGFR单基因突变组和EGFR共突变组的中位PFS无统计学意义(9个月vs 7个月,P=0.524>0.05)。6、在12例经靶向治疗的患者中,因疾病进展及耐药的发生,2名患者又一次行NGS检测。患者1服用吉非替尼耐药后行NGS检测后发现EGFR突变频率较前升高,改口服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后疗效评价为PR,靶病灶直径较前缩小51.7%,后因肺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死亡。患者2服用阿法替尼耐药后行NGS检测后发现EGFR突变频率较前大幅下降,仅为0.11%,而第一次检测到的TP53基因消失。考虑到EGFR突变频率低,治疗方案改为TP联合阿美替尼靶向治疗。目前仍处于治疗期间未到评估时间。结论:1、在晚期鳞状细胞肺癌的人群中,≥65岁,既往有吸烟史,无骨转移的男性较为多见。2、晚期鳞状细胞肺癌基因突变多发生于无骨转移的患者,而靶向药物获益的基因突变多发生于女性及无吸烟史的患者。3、组织/蜡块标本比血液标本检出基因突变概率更高。4、对于EGFR突变的晚期鳞状细胞肺癌患者,三代EGFR-TKI比一、二代EGFR-TKI有着更长的PFS。5、NGS可动态检测基因突变及频率的变化。
其他文献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平时的课外作业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通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在错误上面做些"文章",就可变"废"为"宝",让学生引以为戒,以此来预防、避免一些类似易错的习题再次发生。一、集错——建立师生错题资源库搜集错题是防止犯错的前提,而集错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错题资源库,即错题集。
<正>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说明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那么,怎样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一、精心"预设",给"生成"留空间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
中国先民对瘟疫的认识复杂而多元,对瘟疫发生的机制并不清晰,且有很多朴素的猜测。在长期实践中,先民们逐渐了解很多香料具有除菌避秽、香化环境的功效。在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不发达的古代,不少医家推崇香料。各色香料成为防治瘟疫的主要物品,作用独特。香料融入中医中药,被称为香药,发展出了具有治未病功能的中医“香疗法”,丰富了中医理论。历史时期道医与佛医为防治瘟疫做出过很多努力,他们热衷于参与瘟疫治理,积极和民众
<正>数学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决定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有人说:抓住一个细节,就可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掉精彩的课堂。此话不差,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收获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我们对教学细节的关注、研究与思考。一、关注"沟通联系"中的细节,让迁移更加有效迁移,简单地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
油画形式语言在不同时期充当的角色各不同,本文将从油画中的构图、光与色彩、肌理这三个方面的形式语言的历史嬗变进行梳理,解析和总结油画形式语言从客观再现到抽象表现,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角色转变,从而能更客观地审视艺术作品,更好地为自己的创作服务。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艺术追求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从基础开始培育学生的美术素养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基于关注信息技术走进基础教育课堂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阐述了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构建轻松的课堂环境、优化鉴赏教学、延伸课外内容、支持学生绘画五点建议,旨在帮助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明
新时代背景下,全方位落实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可以助力经济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在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过程中,文章探索了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实的重要性,结合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实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伴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我国发电企业设备自动化水平快速提高,结构变得更加精密和复杂,这就对故障诊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在具体的项目应用中,存在诊断技术方案难以配套实际需求、诊断管理方案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故障智能诊断难以有效开展。基于此,该文结合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现有研究,对故障诊断现状进行分析,完成故障诊断评估模型的构建,并提出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设计方案,为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故障
敦煌出土医药文献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其中保存了一部分佛道医药文献。本文对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中的医方进行统计共计122首,将其内容与传世医书中保存的亡佚隋唐医方进行比对分析,进一步印证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的真实性,也为完善敦煌佛道医药文献提供了校勘依据。通过相关数据库探索敦煌佛道医方于隋唐之后的流衍,发现其多流衍于宋代大型方书,可从中寻找研究线索。敦煌佛道医方多为辟谷、养生医方,是
<正>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所不同,尤其是小学生,这一阶段他们处于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且这一阶段他们的心理特征、认知思维较为独特。因此,如何能够在小学儿童教育中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成为了小学教育的关键之处。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儿童心理学理论,要分析小学儿童心理的特点,才能够在教学中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针对性的创设教学情境,避免陷入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