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风后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3周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寻找到一种疗效可靠且易于操作的中医疗法。方法: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主要来源于武汉市中医医院汉口及汉阳院区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病例收集时间是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基于本研究目的与受试对象标准,总计收集到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其中女性与男性各有35例、25例,年龄区间为40-80岁,病程2周至6个月,脑梗塞47例,脑出血13例。通过随机方式把60个病例划分成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是采取火针阳性反应点与常规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而对照组则是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方式。对照组每日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1次,每周休息1天;治疗组在每日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每2日接受火针治疗1次,每1周休息1天;同时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以3周作为一个疗程,并针对两组临床下沟哦做出比较。疗效观察指标具体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量表(FM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结果:在开展治疗之前,先针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FMA评分以及日常活动指标等进行对比之后可知,两组之间的差异都不具备显著性(p>0.05),排除组间基线指标失衡影响之下形成的误差,两组患者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之前相比都有所降低,而FMA总评分以及MBI评分则是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升,且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可见两种疗法都能够有效消除或者是减缓脑卒中后SHS疼痛。而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降幅超过对照组,至于FMA评分升幅也超过对照组,且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疼痛与改善患肢活动功能上,都比对照组好。而治疗组的MBI评分升幅虽然超过了对照组,但是差异不具备显著性(P>0.05),可见两组在改善患者日常整体活动水平上所起到的效果大体一样。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等于93.33%,而对照组则是83.33%,可见前者超过后者,且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火针阳性反应点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疗效,对比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在减轻疼痛和改善患肢活动功能方面疗效更佳,本疗法对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备积极意义,可以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及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