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随时间纵向变化的特征,并探讨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等效屈光度及年龄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60名年龄在6-15岁之间具有近视屈光不正的儿童,所有参与者分别在基线及 6 个月复查时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屈光度及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的测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基线和6个月后中心凹脉络膜厚度、轴长及等效屈光度的纵向变化差异,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轴长、年龄及等效屈光度的相关性,使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与中心凹脉络膜独立相关的因素。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60名健康近视儿童,有4名参与者在6个月后失访,因此最终共有56(93%)名儿童纳入研究,其中女性26名(46%),男性30名(54%),所有检查结果均取右眼测量值用于统计分析, 56 名儿童参与者在基线时平均等效屈光度为-2.46±1.29 D,平均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为268±60 um,平均轴长为24.67±0.96 mm,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轴长负相关,与等效屈光度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然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轴长与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独立负相关,在 6 个月研究期内观察到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平均减少(8±14 um,P <0.001),轴长平均增加(0.15±0.16 mm,P <0.001),等效屈光度平均增加(-0.34±0.33 D,P <0.001),并且研究发现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与轴长及等效屈光度随时间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r=-0.701,P <0.001;r=0.633,P <0.001 ),表明较快的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增加与更多的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变薄有关。
结论:
在近视儿童中,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随着时间变薄,眼轴长度与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独立负相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眼轴增长较快和近视度数增加较多的儿童通常也伴随着更多的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变薄,儿童时期脉络膜厚度显著变薄可作为近视发展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随时间纵向变化的特征,并探讨近视儿童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等效屈光度及年龄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了60名年龄在6-15岁之间具有近视屈光不正的儿童,所有参与者分别在基线及 6 个月复查时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屈光度及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的测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基线和6个月后中心凹脉络膜厚度、轴长及等效屈光度的纵向变化差异,Pearson及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轴长、年龄及等效屈光度的相关性,使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与中心凹脉络膜独立相关的因素。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60名健康近视儿童,有4名参与者在6个月后失访,因此最终共有56(93%)名儿童纳入研究,其中女性26名(46%),男性30名(54%),所有检查结果均取右眼测量值用于统计分析, 56 名儿童参与者在基线时平均等效屈光度为-2.46±1.29 D,平均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为268±60 um,平均轴长为24.67±0.96 mm,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轴长负相关,与等效屈光度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然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轴长与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独立负相关,在 6 个月研究期内观察到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平均减少(8±14 um,P <0.001),轴长平均增加(0.15±0.16 mm,P <0.001),等效屈光度平均增加(-0.34±0.33 D,P <0.001),并且研究发现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的变化与轴长及等效屈光度随时间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r=-0.701,P <0.001;r=0.633,P <0.001 ),表明较快的眼轴增长和近视度数增加与更多的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变薄有关。
结论:
在近视儿童中,中心凹脉络膜厚度随着时间变薄,眼轴长度与中心凹脉络膜厚度独立负相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眼轴增长较快和近视度数增加较多的儿童通常也伴随着更多的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变薄,儿童时期脉络膜厚度显著变薄可作为近视发展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