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S1在骨稳态平衡调节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指机体骨密度下降、骨重构异常、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且以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代谢疾病。骨质疏松患者骨髓腔中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破骨细胞为多形核终末分化的髓系细胞,分解矿物化的骨基质是其核心功能。因此,深入了解破骨细胞分化及作用机制对于骨质疏松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保守的Hippo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细胞命运、组织稳态、器官大小的决定因素,NDR家族激酶LATS1/2(Large tumor suppressor l/2)是Hipp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LATS1/2的活性高低直接决定了Hippo信号的开放或关闭,在组织稳态平衡维持中具有重要角色。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报道显示Hippo信号通路与骨重构密切相关,但LATS1在骨量维持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我们在比较正常人和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妇女骨髓涂片样本时发现后者破骨细胞中p-LATS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Sham组,提示LATS1可能参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进一步我们通过遗传工程小鼠揭示了LATS1在骨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对其调控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首先通过观察Lats1全敲(Lats1-/-)的转基因小鼠,发现与对照小鼠相比,Lats1-/-小鼠的体型明显减小,骨密度异常增高。为了明确Lats1-/-小鼠骨发育异常的原因,我们分离了Lats1-/-小鼠骨组织进行成骨与破骨分化标记基因染色,结果提示Lats1-/-小鼠成骨与前破骨标记基因明显增多,但成熟破骨的标记基因组织蛋白酶K(Captehsin K,CTSK)明显减少,另外,在体外细胞学实验上,我们分别检测了成骨分化基因与破骨分化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了成骨分化的茜素红染色明确矿化物结节形成能力以及破骨分化的TRAP染色和骨吸收能力,明确破骨分化潜能,结果均表明,Lats1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重构异常是由成骨分化能力增强,破骨骨吸收能力下调所引起的。破骨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中的单核前体细胞,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r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增殖形成前体破骨细胞,破骨前体细胞进一步增殖融合形成多形核的巨细胞,即成熟破骨细胞。为了明确LATS1对破骨细胞分化功能的调控作用,我们观察了在破骨前体细胞敲除Lats1(Rank-Cre;Lats1f/f)和破骨细胞中敲除Lats1(Ctsk-Cre;Lats1f/f)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发现敲除LATS1以后可以抑制体外前破骨细胞向成熟破骨下细胞的分化进程,但并不影响破骨细胞的成熟。而这与经典的Hippo信号其他家族成员Ste20样蛋白激酶(the Ste20-like kinase 2,MST2),RAFF2,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反向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截然相反。以上结果均表明LATS1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了进一步探讨LATS1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我们在RAWs细胞系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我们发现RANKL可通过RANK/TRAF6/IKK/NEMO途径记过LATS1,激活后的LATS1可影响NFKB信号的转录输出。为了验证此信号通路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我们选取Rank-Cre;Lats1f/f进行免疫组化和体外分化实验,结果发现激活P65可挽救Lats1敲除所致的破骨细胞分化受阻。以上结果提示,Lats1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是通过介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为了明确LATS1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我们利用Reg phos软件预测了可能与LATS1互作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20、ELKS、IKAP,免疫荧光与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LATA1与ELKS存在相互结合。进一步我们预测了ELKS可能被LATS1磷酸化修饰的位点Ser37,定制了ELKS 37 ser位点的磷酸化抗体Western与免疫组化的结果均提示LATS1可直接磷酸化修饰ELKS-S37位点。我们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发现将该位点进行失活突变时,ELKS-S37位点与周围的Ser38,Ser27,Ser40位点之间的氢键断裂,免疫共沉淀的结果也证实ELKS-S37位点突变影响了ELKS与LATS1和IKK的结合。表明LATS1可通过作用于ELKS的Ser37位点,影响其稳定性进而影响NF-κB信号通路。为了证实LATS1磷酸化ELKS1的Ser37位点调控NF-κB信号的效应,我们构建了Elks1(S37A)knock-in小鼠(Elks+/S37A),并通过杂交产生双拷贝点突变的Elks S37A/S37A小鼠。Elks1(S37A)knock-in呈现与Rank-Cre;Lats1f/f一样的的石骨症表型,进一步证实LATS1通过ELKS激活NF-k B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LATS1通过调控RANKL/NF-κB信号通路在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中的作用和机制,为骨稳态的维持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正>一直以来,许多教师不重视复习课的教学,很多复习课变成了纯粹的练习课,缺少必要的整理、归纳和提升,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数学复习课缺少生气,老师上得辛苦,学生感到乏味。要想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复习,教师应把握好三个教学环节:在"回顾与整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梳理旧知的能力;在"练习与应用"中查漏补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获得新的认知;在"反思与提升"中交流分享,进一步提升学
期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可造成患者严重的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负担。脊髓损伤的发展过程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其中,继发性损伤阶段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如缺血、缺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和脱髓鞘等。复杂的继发性反应导致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紊乱及DNA损伤,进而引发细胞死亡。同时,损伤部位微环境的改变抑制了神
学位
报纸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s,IRD)是罕见遗传病,具有早发性、异质性等特点,以及非常严重的视网膜变性表型,约占全球新生儿患病率的1/50,000-1/35,000。RDH12是NADPH依赖的视黄醇脱氢酶(Retinol dehydrogenase12),在视觉循环中将全反式视黄醛(All-trans Retinal,at RAL)还原成全反式视黄醇(A
学位
研究背景:心肌梗塞等缺血性心胜疾病是导致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因素。心肌梗塞造成组织的局部缺血会引发心肌病,包括心肌收缩功能紊乱,纤维化疤痕的形成和心肌结构的重塑。心胜重构反应不仅发生在梗死心肌层,还会引起梗死远端区异常的病理性心肌那大并停随能量代谢的重构如降低脂肪酸代讲增加糖醉解反应。代谢的重构导致ATP的含量减少,加速了损伤心脏到心脏衰蝎发生的进程。调控心脏能量代谢的稳态是阻止缺血性心胜有害
学位
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可使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变为可手术,并长期生存。但肿瘤的异质性使得NAC存在风险,如何早期预测NAC疗效是研究的热点。功能影像学技术可检测早于形态学变化的肿瘤新生血管、代谢改变,本研究探讨功能影像学技术如乳腺专用伽马成像(breast-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扩散加权磁共振(diff
学位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树靠根长,根深方叶茂。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出苗分蘖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启蒙时期,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行的关键期。如何引导幼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里河中心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确立“善之品、赋之材、雅之美、行之造、体之健”的园本目标,遵循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学习特点,多途径将思政“融入、嵌入、
期刊
目的: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HM)是一种以胚胎发育停滞、绒毛水肿和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为特征的人类异常妊娠,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的研究表明复发性的葡萄胎与母源效应基因高度相关。PADI6作为母源效应基因成员之一,不仅在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卵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细胞骨架重组、调控细胞器的定位和再分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对PADI6和HM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胚胎发育
学位
背景:近年来许多属于甲肝(Hepatitis A Virus,HAV)低流行区的发达国家中疫情频发,原因是儿童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推高了平均患病年龄,导致未接种疫苗的成年人群普遍缺乏抗体,累积了大量的高危易感人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当来自不同流行地区,尤其是中高流行区的人员或食品流动到这些地区,就会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并且此类疫情常呈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散发,加大了甲肝管理的难度,传统的病
学位
研究背景:病理性心肌肥厚是心室重塑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心肌细胞肥大、心脏质量增加,以及反应性心肌纤维化,最终导致心力衰竭。除神经体液因素调节外,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机械应力变化是病理性心肌肥厚的重要调控因素。Piezo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可感受多种机械应力改变,参与应力相关的多种生理及病理活动。但Piezo1是否参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病理性心肌肥厚尚不清楚。研究方法和结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