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到1966年之间的十七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的“十七年”电影时期,“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中国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时代的巨变,无论是从思想上、政策上,组织上、物质上等方面都为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可以说,“十七年”电影从一开始就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十七年”电影时期的独特之处在于:此时的中国因为革命的胜利,社会也刚刚转型,国家与外界还处于近乎封闭的状态。与苏联的关系在短暂的友好之后即告破裂,这就使得我们刚萌生了大兴电影事业的念头,却又不得不面对独自探索电影发展的严竣考验。因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电影前进的步伐艰难而又曲折。而这段时期的中国电影就正如在舒晓鸣所著的《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开篇提到的那段话一样:“十七年”电影创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起四落,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或者说是繁荣时期,这就是:建国初期的蓬勃发展;1956年前后的发展:1959年达到50年代的高峰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也有人说是“三个半”,因为60年代初期的发展尚未达到高潮很快就夭折了。这段话是对于这个电影时期的高度归纳性概括。要想清楚地了解这段电影历史,我们就不得不从影响电影发展的诸多方面切入:电影政策的调整、电影理论以及电影创作的发展。对于“十七年”电影的三个半发展高潮,我更感兴趣的是那所谓的“半个”高潮,即: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间的这段电影发展期。残缺的注定要比完整的更加引人注意,在阅读到上面那一段话的同时,我的脑海中就在思考:既然是发展高潮就一定有所指,那中国的民族电影事业在这期间到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然而,仅仅是半个高潮,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半个高潮没能完整持续下去?如果这半个高潮能够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中国的民族电影事业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于是,我的文章就这样产生了。本文共分导语、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语部分是对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即“半个”高潮时期)发生的中国电影事件从历史背景、体系结构等方面做一个总的梳理,在承认其归属于“十七年”电影范畴的基础上,我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意义和写作基调:以历史呈现式的笔调陈述这个时期前后的电影事件,理清此期间电影的发展脉络和轨迹。重在阐释:“半个”高潮时期,电影与中国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此时期内电影取得的成绩和对以后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影响。主体部分主要包含两大结构。结构其一即:电影政策的调整。它包括三个部分:电影政策调整的背景;政策的调整——会议及发言;“文艺八条”与“电影三十二条”;结构二即:电影事业的成就。也包括三个部分:电影理论的发展;电影文化的普及;电影创作的发展。电影创作的发展这一部分下面又分两大板块,其一即:电影题材的多元化、完善化。主要从具体的内容上,以历史呈现的方式,在六个题材方面叙述了“半个”高潮期间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这六个题材是:丰富多彩的革命历史题材;军事题材的创新表现;文学改编题材的亮点;现实生活类题材的复苏;少数民族电影题材的繁荣;舞台艺术片题材的瞩目成就;其二即:“民族电影语言体系”的开拓。包括三个方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调;传统文艺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反映现实生活真实风貌。主要是在上一板块的内容基础上,通过对这一时期电影创作中的表现形式的探讨,得出最后的结论——“半个”高潮时期中国电影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取得的成绩,带来的最终成果是一套独具特色的“民族电影语言体系”已经从自发到自觉、逐渐形成并成长和完善起来。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发表一点我自己对于“半个”高潮时期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些见解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