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重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罪构成理论一直是我国刑法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十年来有关犯罪构成的著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少著述都涉及对现有四要件理论的重构问题。围绕该问题,刑法学界内部形成了重构论和维持论两大对立观点,在重构论当中,又以主张德国、日本的阶层体系取代传统理论者为众。2009年,部分重构论者借司法考试大纲修改之机对传统理论率先发难,一场席卷刑法学理论界的大论战就此拉开序幕。进入2010年,这场论战尽管有逐渐平息的态势,许多问题却仍未解决。本文以理论和实证作为切入主题的两条进路,对近十年来有关犯罪构成理论重构的文献进行归类和评述,试图揭示这场论战背后被众多学者所不同程度忽略的问题;又结合上海范围的刑庭法官的调查问卷结果对司法实务界对重构问题的看法进行了阐述。在此二者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笔者对重构问题的看法。全文约55,000字,连同注脚约65,000字;除去引言和余论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节从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突然“变脸”切入,介绍了这场论战的来龙去脉,并引出对现有犯罪构成理论构成通说地位造成极大威胁的德日刑法中的“阶层理论”。第二节结合日本学者大塚仁的刑法学教科书,对现在占据日本刑法学通说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与我国通说的四要件理论进行宏观层面的比较,从理论体系、各要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得出两种理论之间的差异所在。第二部分第一节介绍了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二节简单阐述了文献的收集范围,第三节将所收集到的文献按照教科书、专著和期刊论文加以归类,第四节选取其中的代表学者的代表观点进行归纳和评述,为重构论和维持论两派找到共同的对话平台和争论焦点。第三部分是上海市各级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的调查问卷报告。第一节简单介绍了本次实证研究的总体概况,第二节对问卷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三节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的交互分析功能分析了法官学历、法官工作年限和法院审级与重构问题之间的关系。第四节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重构在司法实务界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第四部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于重构问题的看法。笔者认为阶层理论取代传统理论已是大势所趋,目前重构论最主要的任务是论证重构的必要性。阶层理论无用论是德国刑法发展到一定程度反思的结果,不能成为论证我国的传统理论无需重构的正当依据。重构目前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困境,为了克服上述困境,笔者提出了重构“三步走”计划,主张循序渐进地推进重构。
其他文献
课外辅导热是当下的热点教育现象,本文从补习内容、补习目的、补习主体三个方面分析了课外辅导热的特点。具体为课外辅导热补习内容多样化,年级越高,科目越集中,强度越大;补
期刊
厘清文化、制度、主义等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办法,区别对待,对症下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同时又具有差异。找出二者的异同,使之相互弥补,以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力,但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尤其是林业建设。由于城市发展城市建筑等需要砍伐树
天然气作为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对其需要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由于天然气生产和运输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采用长管道运输方式。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各种相关
<正>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在当时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上,欧洲一些教育家致力于把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西方早期的教育心理化运动,这一运动对后世教育心理学
在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和发展相对较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由“旁观者”“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倡导者”“主持人”等角色。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旅游业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在现代旅游业中,各个旅游地区也越来越重视其旅游产业链的构建。近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是有成效的,但目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高校
随着能源匮乏问题的日益严峻,与建筑节能相关的研究持续向纵深层面发展,成为了研究热点并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目前建筑节能较多地采用笛卡尔思维方式的研究,即将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