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汉语会话教材中的两部作品——《警务支那语会话》和《北京风俗问答》中的“是……的”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以另外三部作品——《今古奇观》、《搜奇新编》和《燕京妇语》作为辅助材料,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这些汉语教材中的“是……的”句进行分类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汉语教材中“是……的”句的用法和特点总体上反映了当时汉语中该句式的真实面貌,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域外汉语文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晚清民国汉语研究材料缺乏的不足。通过对这些汉语教材中“是……的”句的研究,探求当时北京话口语的形态,挖掘当时日本汉语会话教材的语料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内容与方法,说明语料的来源和背景,总结和归纳了前人对“是……的”句的研究,对他们的研究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观点。第二章分别对“是……的”判断句和焦点句进行分类,并对“是”、“的”的隐现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是……的”判断句进行分类,然后对隐匿“是”或“的”的“非典型判断句”进行说明,通过查找相关材料证明这些“非典型判断句”属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阶段的遗留现象。其次,对“是……的”焦点句进行分类,并分析焦点标记词“是”隐匿和显现在语义和语用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第三章主要从句法和语用的角度对“是……的”强调句进行分类,并分析影响“是”、“的”隐现的因素。句法方面,通过考察“是”前后是否有副词、助动词或心理动词,分析其对“是”、“的”隐现的影响;语用方面,运用语用量级理论对“是……的”强调句进行再分类,并分析语用量级对“是”、“的”隐现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分析教材中出现的“是……的”句特殊用法,揭示这些特殊用法对于完善“是……的”句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进一步挖掘这些汉语教材的语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