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迎晖路深基坑位于成都市成华区迎晖路六号,南邻蜀都大道,西临沙河,基坑形状近似为L形,周长1200m,总面积约为30000m2,基坑深度10.02m到22.58m不等。该基坑周边附近虽然无高大建筑物等主要设施,但其西侧有市政道路和沙河,南侧曾有老滑坡发育。因此,结合学位论文研究对其的支护方案、变形与稳定性态进行了研究。论文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在收集基坑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基础上,对基坑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坑膨胀土坑壁变形与稳定性是该基坑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2)根据勘察资料显示的地层结构和参考传统的处理方法,采用各地层物理力学特性、结构作用剪力与作用矩和平面分布范围与剖面分布厚度,进行分段等效简化。平面上将基坑范围分为6段,剖面上简化为5至7层,分别建立基坑理论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同时确定了基坑的土压力。所建立的分析计算模型符合该基坑岩土的宏观特性。(3)针对本基坑特征和目前支护技术,利用理论分析分段对基坑的支护方案进行论证,确定了基坑各段支护较佳方案,即北侧、东侧及南侧采用放坡和土钉喷锚支护方案为主,西侧沙河侧采用桩锚支护方案。(4)依据确定的支护方案,对各段支护结构的内部(局部)稳定性及外部稳定性的抗滑移、抗倾覆、基底承载力以及结构内力进行了设计计算,其结果表明按照推荐的设计方案和参数能够满足规范要求。(5)根据基坑简化岩土工程分析模型,利用数值分析坑壁应力场与变形状态和支护结构内力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基坑壁顶部的最大水平位移为9.17mm,最大竖向位移9.32mm,基坑底部隆起最大位移6.26mm,基坑周边沉降最大位移10.87mm,满足基坑监测开挖的要求。支护桩中的最大正应力值为σ+max=6.0×106N/m2,σ-max=4.5×106N/m2,满足结构设计要求。(6)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该基坑支护设计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