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必须将志愿服务制度化作为工作重心。由此可知,中国的发展战略囊括了发展志愿服务这一项举措。在群众的生活里,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愿服务的日常化满足了基层社会服务需求,并且也体现了群众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D市民政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引导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多项文件的精神,在2016年和2017年安排福彩公益金用于扶持社会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在2017年的招标文件中设立了包含社会福利类、社会救助类、社区建设类、社会事物类在内的17个项目,“社工+义工”社区融合服务项目就包含在此文件之中。通过“社工+义工”的志愿者服务方式来培育社区志愿者,有效的整合了社区资源,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网络,从而更好的为社区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也增强了社区志愿者的认同感,有利于营造社区和谐氛围,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从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志愿服务是把自己的某些知识或者空闲的时间无偿给予别人的一种行为。“志愿者”的定义为:将志愿精神作为前提,不求任何收益和回报,主动加入促进人类进步、完善社区工作、推动社会发展的工作中的人。这些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不奢求任何回报。总的来说,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志愿服务。在一般的观念里,我们觉得“志愿服务就是主动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为他人服务,奉献他人的活动中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不求回报,不以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的活动能够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并且能够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社区的含义是这样,在某个地区里,由有着一些生活方面的关联的,拥有类似想法的志愿者构成的组织。社区志愿者的活动目标和互动对象大多是某个社区,他们不求任何回报,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贡献给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