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民主”或“伪民主”:微博的外部图景与内部控制——以腾讯微博活动运营组为中心的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综合了博客、即时通信、互联网、手机等各方优势的新型传播媒介,微博凭借其和其他网络媒体共同组成的新型信息传播技术的强大优势,让普通民众掌握了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提升了公众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为民主的推进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动力;随着民众参与公共事件的增多,网络民意的广泛聚集,我国政府部门也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社会管理参与形式,借力于微博,这无形中又为“微民主”的发展开发了一股来自政治领域的后盾力量。   媒介组织、政府机构、普通网民在微博端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就政治问题、公共事件开展广泛的互动和讨论,构建了一幅微博民主解放的外部图景。然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另外一点:任何媒介内容的生产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性。微博也概不例外。   笔者有幸于2011年6月7日至2011年9月中旬,前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8号银科大厦的腾讯微博内容运营组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学习与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微博组其它部门同事的大量交往与聊天,笔者从媒介生产的角度,掌握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微博端内部控制。   笔者认为,对微博与民主发展的研究,必须更加全面、深刻,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将微博的外部图景与内部社会控制相比照的方法,对连接微博与民众的各种要隘进行研究,借助于田野调查以及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手段,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展现微博与政治民主、自由、公民话语权等各种关系和意义之间的关联,力图对他们有更加清晰理智的考问和思索。
其他文献
互联网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报业的新闻信息采集、编辑、传播的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报业的生产、经营、运作的形态,更模糊了报业组织的边界,扩大了报业的市场疆域。   本文把我国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络(SNS)也开始迅速发展、普及。因此,人们的社交和沟通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Facebook和Twitter两大SNS网站位列全球十大网站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