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肌肉活动过程中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变化特征及其产生机理,以人体肌肉为实验对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有很多控制因素无法在人体实验中完成,从而造成研究的局限性和结果的不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在体蟾蜍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的研究,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肌肉运动过程中sEMG信号的变化规律及生理机制建立一个平台。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实验一,蟾蜍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引导的动物模型的建立;采用12只中华大蟾蜍,雌雄两组,每组各6只。分别采集在体右下肢间歇性、递增张力下等长收缩的表面肌电信号,同时对雌雄蟾蜍双下肢肌纤维类型进行组化分析。实验二,蟾蜍腓肠肌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的研究。本实验采用中华大蟾蜍18只,随机分为三组,80%、60%、40%最大肌力运动组各6只。在固定架上,通过不通强度的电刺激腓肠肌作等长收缩运动,采集不同强度运动的表面肌电信号。运动后即刻采集放置表面电极部位的肌肉标本,制作冰冻切片做糖原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一的研究结果显示雌、雄蟾蜍腓肠肌的肌肉类型以Ⅰ型纤维为主,约占68%左右。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能够引导出正常、稳定的表面肌电信号。以间歇性递增张力作等长收缩,张力增加和MF、MPF、iEMG呈线性增加关系。雌、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以80%、60%、40%最大肌力强度下作间歇性等长收缩运动45分钟后,MF、MPF值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80%强度运动组iEMG值呈非线性上升趋势。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相同时间运动过程中,糖原减少与运动强度成正相关。在45分钟的不同强度运动过程中,肌细胞结构无明显改变。本研究通过对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认为,以Ⅰ型纤维为主的肌肉在间歇性递增负荷等长收缩的过程中MF、MPF及iEMG变化规律与肌肉张力的改变呈正相关,随着张力的增加而增加。在80%、60%、40%最大肌力强度下进行间歇性长时间等长收缩运动过程中,MF、MPF呈线性下降趋势,出现频谱左移。与许多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而iEMG呈不规律升高趋势,运动强度越大升高越明显。从而,有效的建立了耐力型肌肉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