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的信息结构论“は”和“が”的用法差异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篇的信息结构理论分析了“は”与“が”的用法区别,主要探讨了语篇中的信息结构与句子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从整体的语篇层面理解和考察了“は”与“力;”的用法,试图以一个统一的视角考察二者的用法差异。首先,本文在考察了Chafe、Prince等学者对信息的“已知”和“未知”的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概念。即:对听话人来说“已知信息”是指听话人已经知道的,或者是能够通过共有知识、上下文以及语境推测得到的信息;“未知信息”是指上文中没有出现过的由说话人新传达的信息,还包括听话人不能通过其拥有的知识或者上下文、语境等推测到的信息。其次,本文从信息传递论的角度分析了大野晋(1978)提出的四种信息结构模式,并通过论证否定了其提出的“已知+已知”的模式,证明了信息结构只有三种主要模式,即“已知信息+未知信息”、“未知信息+已知信息”以及“未知信息+未知信息”。然后,本文从语篇的信息结构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对语篇中“は”和“が”实际用例的分析,着重考察了与语篇的三种信息结构模式相对应的“は”或“が”的用法,指出了“は”和“が”在信息结构上的使用差异性,得出了以下两点结论:(Ⅰ)信息结构模式为“已知信息+未知信息”的句子使用“-は-”来表达,即“已知信息+は+未知信息”;(Ⅱ)信息结构模式为“未知信息+已知信息”或者“未知信息+未知信息”的句子使用“-が-”来表达,即“未知信息+が+已知信息/未知信息”。最后,为了证明上述考察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以具体的语篇为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可以适用于对整个语篇中“は”和“が”的分析。
其他文献
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实现的。Ellis(1990:95)指出:课堂互动通过两种方式促进第二语言习得:1)通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
颈肩背痛伴眩晕,以颈部活动后加剧为特征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为骨伤科门诊常见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颇多,笔者现将近几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
美国就新冠肺炎疫情散布了海量不实信息,其将病毒政治化、对中国污名化的企图,有可能恶化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对此,需要通过话语制衡,消解美国对世界舆论的操纵,维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