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又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中,民办高校大学生占比近23%,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而且民办高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又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充分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优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能为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参考。为深入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现状,对9省市13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概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育的路径。首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认知意识较强但水平有限,职业理想多元但缺乏崇高理想,职业道德存在一定偏差且道德实践不足,职业选择务实但有一定盲目性。第三,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形式缺乏吸引力和有效性,职业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欠缺四个方面的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存在误区,且教育队伍参差不齐,职业价值观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最后,从明确教育原则、完善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和构建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要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整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职业认知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选择教育的内容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团体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四种方式丰富教育形式,同时要突出党委在民办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