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问题在全世界上都受到了广泛关注,而我国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在2050年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化,如老年人的热敏感性和体温调节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热环境需求发生变化。在夏季炎热环境下,部分老年人不爱使用空调,而更偏爱用风扇来改善人体热舒适,在这样的非空调环境下,吹风对老年人群的热舒适影响以及吹风环境下针对老年人群的舒适评价预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经文献检索,关于吹风对老年人群热舒适影响的研究不多,现有热舒适预测评价模型用于老年人群存在一定偏差。鉴于此,本研究期望通过吹风工况下针对不同人群(年轻人群和老年人群)开展的人体热舒适实验研究,分析两组人群热舒适的差异性,并分析吹风对老年人群的热舒适影响,建立非空调环境下老年人群的热感觉预测模型,为评价老年人群的室内环境舒适性提供理论依据与科学建议。首先,为了探明吹风状况下老年人群与年轻人群是否由于生理机能或者行为习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热响应以及主观热感觉差异,本实验招募了16名年轻受试者(年龄23.6±0.8)和14名老年受试者(年龄64.0±4.9)开展28/30/32℃及不同风速环境下的夏季热舒适吹风实验(吹风时长均为20min),并对不同人群的人体热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受试者在不同工况下的热响应特征(热感觉、气流感、热期望以及皮肤温度)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年轻人群,老年人群的热感觉偏低,气流感及热期望投票偏高;此外,老年人群对环境参数的敏感性也与年轻人群有显著差异(P<0.05);除此之外,老年人群的热感觉和气流感可接受区间均大于年轻人群。其次,为了探究在不同吹风条件下老年人的主观评价投票(热感觉、气流感以及热期望等)及生理响应特征(皮肤温度、心率)的差异性,在重庆市夏季工况下,针对14名老年人(64.0±4.9)作为受试者进行不同风速(0.6m/s、1.4m/s、2.2m/s)吹风的热舒适实验(吹风时长均为20min)。本文对不同工况下的主观评价投票和生理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28℃)的工况下直吹和摇头两种吹风模式对受试者的热感觉、气流感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较高温度(30℃)的工况下,直吹和摇头两种吹风模式对受试者的主观评价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另外,受试者在两组工况下的皮肤温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考虑到系统误差等影响,该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受试者在两组工况下的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摇头模式吹风环境下受试者的心率要低于稳定直吹模式。最后得出在28℃时,两种吹风均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热舒适;在30℃时,只有直吹吹风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热舒适。在32℃时,吹风已经不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热感觉,建议使用空调来改善人体热舒适。基于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现有PMV模型预测在老年人群吹风环境下的热感觉与真实热感觉存在一定偏差,并且年龄、风速以及风况等因素对热感觉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这些变量纳入机器学习作为输入参数建立多种基础预测模型(决策树、判别分析、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最近邻、核逼近、集成及神经网络算法共9大类模型来进行建),对基础模型进行超参数调整与模型优化,选用十倍的交叉认证法来进行模型的训练与验证。通过分类准确度,预测速度,训练时间以及泛化能力等指标对多个模型进行评价,从而比较所有机器学习模型对于该研究工况的适用性。其中,预测模型分类准确度分布在65~85%之间,最高的提升树模型达到84.1%。研究表明,优化模型与基础模型的性能相差不大,并且与基础模型中性能最优的提升树模型相比,优化模型的训练时间明显变长及预测速度变慢。因此,综合评定提升树模型最适合作为预测吹风环境下的老年人热舒适模型。本研究文通过研究不同吹风对老年人群的热舒适影响,以指导老年人居住场所中空气流动的应用,给老年人居住场所的热湿环境设计提供建议;并找出适合在吹风条件下老年人群的热舒适预测模型,为夏季吹风条件下老年人群的热舒适准确预测提供参考,有利于基于实际风速偏好科学的给老年人群营造舒适热环境,支持我国人口老龄化战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