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区文艺是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的逻辑发展,是共和国文艺的摇篮,延安文艺继承了苏区文艺的基本特点并有大的发展。从苏区文艺到延安文艺,呈现出革命文艺形态的继承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的规律和动态过程。
在比较文学视野下,英国宪章派文学、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重要源头,对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性、指导性、借鉴性作用。十月革命前后的俄苏文艺对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建构影响尤其深远。左冀文艺在俄苏文艺与苏区、延安文艺之间则发挥着桥梁与中介的重要作用。
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群众性、独特的民间性等,是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基本特征。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历史建构遵循着政治理念艺术化、艺术行为大众化、艺术话语民间化、艺术表现广场化的基本规律。
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新世纪,其历史建构的宝贵经验,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启示意义。这主要表现为:政治性与艺术性水乳交融,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民间性与大众性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民族性与时代性相互渗透,有助于增进民族文化的自主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