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滩涂石油污染物吸附与释放过程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化工工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石油开发的日益发展,海洋溢油事故频繁发生以及大量陆源含油废水排入海洋,所以石油烃类化合物已成为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海上溢油发生以后,少量可溶性油和乳化油进入水体,而大部分漂浮在水面,在近岸风浪和潮汐作用下,海上溢油被带到海滩,大量地粘附在沙质滩涂表层,并在海水和大气降水作用下向沙体内部入渗和扩散,有可能使整个沙滩受到石油污染。同时,海上溢油在近岸海域水动力作用下又向海水中缓慢释放,从而使近岸海域受到长期的危害。深入研究石油污染物在沙质海滩中的吸附与释放过程,对于海滩石油污染的控制和原位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在沙质滩涂-水系统中吸附与释放过程。首先通过批量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沙质滩涂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分析了含沙量、粒径、温度、pH值和盐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研究了沙质滩涂受到石油污染后的释放过程,确定了可溶性油的释放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含沙量、温度、pH值和盐度对释放作用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然后通过土柱试验,研究了沙质滩涂表层受到石油污染后对底层沙质滩涂的影响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测定了可溶性油的释放动力学曲线,分析了潮汐和不同上浮水高度作用下沙质滩涂中油类污染物的释放过程;研究了间歇进水作用下石油污染物在沙质滩涂中对流和弥散过程中,土柱剖面不同深度处孔隙水中油浓度分布以及在不同深度处沙质滩涂内可溶性油的分布情况。通过波浪槽试验研究了在沙质滩涂-水系统中石油污染物的吸附与释放过程,测定了可溶性油的吸附与释放动力学曲线,分析了在吸附与释放后沙质滩涂平面上和剖面上可溶性油的分布以及在低波和高波条件下可溶性油的吸附与释放规律。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主要包括:(1)通过批量试验研究得出,沙质滩涂对海水中可溶性油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且符合对数型动力学曲线,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0h,沙质滩涂对于可溶性油的吸附是放热过程,反之亦然。沙质滩涂对海水中可溶性油的吸附等温线均为直线型理想吸附,符合Henry型吸附等温式;沙质滩涂对海水中可溶性油的吸附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关装置艺术的词汇常常会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出现。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文中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与装置艺术的联系展开分析的基础上,从室内环境设计、现代建筑设计和园
本文基于杜邦分析系统对财务比率进行了比较和分解,提出了一种运用Excel构建杜邦分析模板并自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全面回顾了巴黎地铁网络各条线路建设的时间和过程,概括了巴黎地铁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理念,对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有借鉴作用。
赛峪水库修建于"文革"期间,一直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给水库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运行参数,对大坝安全运行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大坝坝体有关参数现场取样进行实测,以及对大坝的
<正>"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出的深情寄语,激发了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
光催化处理污染物是一种新兴的颇有发展前途的环境净化技术,纳米级TiO2因其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在该领域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剂。本文基于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对二氧化钛用
<正> 溲疏(Deutzia)为虎耳草科溲疏属植物,该属包括约70种落叶灌木,原产于亚洲东部、南部等,我国约有40种,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溲疏株高因不同种类而异,多数为1~2米。春末夏
期刊
考虑了纤维材料的尺寸效应,采用常规三轴仪研究了纤维土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强度特性和补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纤维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较素土有明显提高,是由于纤
个人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给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税收压力,甚至抑制了部分个人投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