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汞、砷均是人体有毒害的元素,不同形态汞、砷的毒性有很大差异,因此测定生物体内的砷、汞形态对是十分有必要的。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79个数量级)、多元素同时测定、谱线简单和背景低等特点,是金属元素分析的最佳方法之一。毛细管电色谱(CEC)是在毛细管电泳(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基础上逐步兴起的以电迁移原理和色谱分离原理相结合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兼具高分离效率和高选择性的优点。两种技术的联用集合了各自的优点,可解决微量样品中的元素形态分析。论文第一章从汞、砷形态分析的必要性、分离以及检测方法、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与等离子质谱联用(pCEC-ICP-MS)接口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介绍了以自制的毛细管色谱填充柱作为汞形态的分离分析柱,纳流雾化器作为pCEC-ICP-MS联用的鞘流接口的分析技术,研究了反相毛细管色谱在汞形态分离方面的应用。选用自制的100μm i.d.×360μm o.d.×15 cm规格色谱柱(色谱填料为3μm C18),以2 mM硼砂(pH 8.97)+2 m M L-cysteine+10%v/v甲醇为电泳缓冲液,分离电压为-5 kV,缓冲液的流速为0.15 mL/min时,在8 min实现了三种汞形态的分离。第三章建立了微流控芯片整体柱电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并对鱼组织中(GBW 10029)的汞和人尿的砷(GBW 09115)形态分析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分析中的适用性。第四章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毛细管电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