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肿瘤基因疫苗是一种调节免疫功能的生物治疗剂,因其能诱发有效及持久的免疫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首先,本研究将人GM-CSF、B7.1串联构成融合基因GM/B7,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IRES中IRES元件的下游后,成功构建了可以表达人GM-CSF、B7.1免疫协同增效分子的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VAX1-IRES-GM/B7。其次,以肿瘤细胞高表达的广谱性特异抗原-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链的核心蛋白CTP37为研究靶点,将Survivin的主要抗原表位区域和人、猴的CTP37基因串联,构成异种化复合抗原2PAG。再次,构建了含有人IgK链前导信号肽(sig)、复合抗原2PAG与人IgG-Fc段和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信号肽的融合基因sig-2PAG-Fc-GPI(简称2PAG-Fc-GPI),将其插入pVAX1-IRES-GM/B7载体中IRES的上游,成功构建多靶点复合抗原抗肿瘤基因疫苗pVAX1-sig-2PAG-Fc-GPI-GM/B7(简称pVAX1-2PFcGB)。实验结果显示该疫苗中的2PAG-Fc-GPI融合基因和GM/B7融合基因可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最后,在表达相应肿瘤抗原的小鼠乳腺癌EMT6荷瘤模型中检验了所构建的基因疫苗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并通过ELISA和CTL杀伤实验检测该疫苗激发小鼠体内产生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情况。结果显示,该疫苗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其抗体滴度为1:6400;同时也诱导产生了强烈的细胞免疫应答,在效靶比为60:1、30:1和15:1时,CTL的杀伤率分别为68.74%、44.39%和30.99%。在对肿瘤的治疗实验中,提前5天用EMT6细胞对小鼠进行皮下移植瘤攻击,经该疫苗免疫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小鼠体内肿瘤的平均成瘤时间明显延长(对照组为6天;治疗组为12.29天);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缓慢;肿瘤抑制率达77.27%。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证明,基因疫苗pVAX1-2PFcGB对肿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最终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个高效的新型抗肿瘤基因疫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