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语言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分支,旨在把语言比作物种,研究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语言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种语言共存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体系(黄知常&舒解生,2004)。健全的生态系统对语言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语言同世界上一切生物形式一样,有其发展、成熟和衰败的不同过程。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矛盾,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犹如动物间的生死斗争,处于有利地位的语言得以保存,处于不利地位的语言走向消亡(刘润清,1995)。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可将双语现象解释为语际间的竞争和共存(刘佳,2013)。内外生态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两种语言物种在语言群落中形成相互影响、互利共生的关系。汉语作为强势语言在中国的普及将众多少数民族语言推向边缘化、濒危乃至灭亡的状况已引起越来越来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有识之士的关注。部分民族语言正面临濒危乃至消失的境地已严重破坏了语言生态的多样性。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省份,长期以来存在各种复杂的语言关系。但在云南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戴庆厦,2013)。对语言和谐的研究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同时也能为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以白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白族聚居区的语言和谐状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对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洲白族居民在七个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使用以及他们对白语、汉语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喜洲镇,是一个典型的白族聚居区,白族居民在那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在喜洲镇,白语和汉语和谐共存、各司其职;第二,家庭是民族语言保存的堡垒;三代人之间的家庭内部用语主要以白语为主,从而加强了白语的使用频率、熟练程度和代际传承。第三,除了对白语的身份认同功能普遍达成共识外,白族居民对汉语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随着白语和汉语频繁的语言接触、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族际婚姻家庭的增多,白语和汉语将长期共存,在使用中各就各位,各尽其职。喜洲和谐的双语生活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一种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喜洲所展现的语言和谐现象对处理汉族语言与民族语言以及多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