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县贫困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影响农村贫困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因素,为我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改善贫困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方法:此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10月至2005月5月对湖南省3个贫困村64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包,内容包括: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营养状况简单评估量表(MN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将所得有效数据应用SPSS FORWINDOWS 11.O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t检验、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等。 结果:1.老年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中,男性324人占50.6[%],女性316人占49.4[%];平均年龄68.8岁,最低年龄60岁,最高年龄96岁;在婚且配偶在者365人占57[%],不在婚275人,其中丧偶224人占35[%],其他包括离异独身51人占8[%];受教育程度较低,文盲303人占47.3[%],小学281人占43.9[%],中学及以上56人占8.8[%];每年人均收入平均981.9元,收入在平均线以上者526人占82.2[%],平均线以下者114人占17.8%;独居者86人占13.4%,与家人同住者554人占86.6%。 2.老年人健康状况79.7%的老年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32.5%的老年人患有2种及以上的疾病;所患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32.5%)、白内障(67.8%)、慢性消化道疾病(25.6%)、慢性肺部疾病(23.2%)、骨关节病(14.6%)、泌尿系疾病(10.3%)等。生活能完全自理者106人,占16.6%;部分自理者443人,占69.2%;不能自理者91人,占14.2%;营养失调者119人,占18.6%,有营养失调危险者474人,74.1%,营养良好者47人,占7.3%;认知障碍者有183人,占28.6%。 3.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贫困地区老年人SF-36各维度均明显低于四川农村居民;除生理功能(PF)外,其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维度的得分也低于天津市一般社区老年人;生理功能维度(PF)、生理职能(RP)维度随年龄段的上升而下降;男性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优于女性;文化程度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维度平均得分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随文化程度上升而增高;自理能力(ADL)与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5个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营养状况(MNA)总分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7个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认知能力(MMSF)总分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6个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影响湖南贫困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性别、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营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 结论:1.湖南省浏阳县志明村、古丈县九龙村、汉寿县同兴村3个贫困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可能低于天津市一般社区老年人和四川省农村居民; 2.这些贫困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主要患有的慢性疾病为:白内障(67.8%)、心脑血管疾病(32.5%)、慢性消化道疾病(25.6%)、慢性肺部疾病(23.2%)、骨关节病(14.6%)、泌尿系疾病(10.3%)等。 3.影响湖南贫困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性别、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营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发生引流管阻塞的高危因素,为PTCD术后引流管阻塞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接受P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