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并最终决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经济竞争的本质就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的环渤海经济区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要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种转型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持。本文首先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列举了一些国内和国外学者的观点,从而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根据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概念引申出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本文将科技人才竞争力分为科技人才总体资源竞争力,科技人才效能竞争力和科技人才环境竞争力三个模块,来研究环渤海经济区内五省二市的人才竞争力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2年全国各省市区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主要比较环渤海经济区内五省二市的科技人才竞争力情况。通过得出的结果,比较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存在的差距,明确每个省市在三个模块上优势和劣势。环渤海经济区科技人才竞争力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技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好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积极地发展;二是教育体制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环渤海经济区内高校数量不均衡,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滞后;三是科研基础条件落后;三是科技研发活动经费投入过少。一个地区对科技研发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对研发活动的经费拨款上;四是环境保障方面的问题。环渤海经济区有些省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的交通、医疗等设施比较完善,而河北、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发展不充分。通过系统的提出环渤海经济区科技人才建设的不足,为接下来提出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奠定基础。最后提出提升环渤海经济区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环渤海经济区可以建立产业化人才培养机制来提升科技人才竞争力;二是完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来提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环渤海经济区各地改革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吸收外来科技人才来提升人才竞争力;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环渤海经济区各省市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大力度培养科技人才;四是优化科技人才的人文环境。通过发展科技文化、优化政策环境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