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商业银行经进行筹划并管理的主题是风险管理。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可以得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共同组成了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伴随中国经济市场的持续生长和成熟,同时全世界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的协调程度更加巩固,市场风险在商业银行进行筹划并管理等日常活动中的关键性越来越严峻。市场风险被当作商业银行三大风险中之一,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值和商品价值等市场价值的消极转变从而让商业银行产生亏损所导致的。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原因,可能用以实现两个有时会发生冲突的目的,一个是用于对冲,降低风险暴露;另一个用于投机,收取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和发行有关的收入和费用,却可能会导致风险暴露增加。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信息不对成理论和市场有效理论为指导,建立两阶段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模型,以2007-2018年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衍生品使用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衍生品使用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产生显著的正向相关影响。特别是使用更多的利率衍生品和汇率衍生品,将导致商业银行面对更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衍生品与市场风险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不单只出现在用于交易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之中,同时还出现在用于对冲目的的金融衍生品之中。本论文还研究了商业银行的规模和其所拥有资金的影响,因而更进一步的理解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对衍生品与市场风险中间联系的作用。本论文研究表明,要想实现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中国还需要一步步加以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行改进。加强会计核算可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提高市场经济的有效性,也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