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减少环境危害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双重压力。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为一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其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完善的交通运输需求急剧放大的情况下,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意义更加凸显。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速度之大,有目共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络布局的日益通达在满足了运输需求的同时,其产生的能源利用及排放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学者对于国外交通运输行业能源利用占总体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的研究,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行业能源消费量占本国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大体为1/4以上,其中道路交通工具能耗占运输总能耗的比重均在80%以上。目前,中国由于汽车保有量较低,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所占落后发达国家8-11个百分点。但我们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引致的城镇化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私有汽车保有量必将持续上升(如350辆/千人)。可以预见,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有着很大的运输需求潜能,也有着很大的能源消费和排放潜能。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国内外学者从行业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增长潜力、碳排放影响因素和节能减排政策取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现实,但是与国外研究行业问题的文献做比较,我们发现针对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公路运输或者客/货运输,整个行业的研究被很大程度上忽略;另一方面,研究中国问题所使用的方法主要集中于非计量的方法。这些不足为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必要。本文采用了研究环境压力驱动因子的经典模型——STIRPAT模型—依次选取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市场潜力指数、能源消费结构、行业能源利用强度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各驱动因子A(财富)、P(人口)和T(技术)的指标。通过分析客货运与碳排放增长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以国内市场潜能指数代替模型中的人均GDP项,分析了国内经济增长对区域间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增长的潜力;并通过引入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两项指标对现有的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导向的政策进行了评述,并对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减排目标实现的潜在政策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的计量研究中,为了保证结论的稳健性,并进一步拓展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先对行业碳排放进行了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分析,从而得出对中国各省市面板进行东、中、西三个区域分区处理的必要,并结合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两个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相对于货物运输,客运是影响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更具活力的因素;(2)客运对于行业碳排放的影响从东到西在不同发展水平区域间呈倒“U”型分布;(3)行业溢出效应的存在证明了中国碳排放区域间的交叉影响;(4)行业能源利用结构的改善具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5)能源效率促进政策对于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是有效却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