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树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我国现有枣树面积在66.67万hm~2左右,年产量100万t左右,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5%以上。目前,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是我国红枣的五大主产区。陕西省佳县是革命老区,《东方红》的故乡,地处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中部。由于多种原因,佳县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县,经济作物主要以红枣、绿豆、马铃薯为主,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16.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5元。红枣是佳县的主导产业,全县栽植面积达60万亩,特别是近几年来红枣生产在佳县己形成规模,作为主导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近几年的发展过程看,仍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因素,且家庭栽植规模多大为宜,农民栽植意愿如何等缺乏科学定量分析。本文借鉴农民行为学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及规模经济理论为分析基础,应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农民意愿,适度规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陕西省佳县200个红枣栽植户的实地调查,归纳总结了制约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7大影响因素:1.大量轻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使枣树管护受到严重影响;2.老枣园、老品种急需改造;3.抵御、防范自然灾害体系极其脆弱;4.红枣产业规模化程度低;5.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有待调整,补贴款未能及时发放;6.红枣加工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低;7.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销售效益差。将这7大制约因素分别进行指标量化,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通过分析1985~2009主要粮食作物和红枣栽植面积的总体变化趋势,分析证明:枣树面积、产值的增长成为该区域优势作物生产和经济的增长点。2.利用Logistic模型及相关模型分别就不同类群的农村居民枣树管护意愿、务工与务农意愿和规模栽植意愿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支撑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实现这种规模的可能性。分析表明:扩大规模需要政策支持,需要政府推动。红枣栽植比较效益还不足以提高农民栽植积极性,研究枣农的真正需求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3.对200农户进行单独成本收益核算,利用综合评价法确定佳县最佳家庭经营规模在30亩以上,模型估值显示红枣生产特征变量和价格变量是影响规模栽植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提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利用比较效益调动农民枣树管护的积极性,利用优惠政策吸引青年农民经营枣树,加快提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