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流条件下地铁车站的脆弱性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其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准时、安全、舒适的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动脉,为城市交通拥挤和运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随着地铁线网不断扩大,地铁系统的客运量也是急剧增加。城市地铁突发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地铁极易产生突发客流,另一方面是由于地铁系统存在着脆弱性。地铁车站在设计初期都会根据客流预测结果设计理论最大运输能力,在面临高峰客流、突发性客流等情况时,大量客流涌入车站,使得换乘通道、扶梯、站台公共区的人员密度大大增加,极限情况下会导致公共区超过最大人员荷载密度,地铁运输网络及车站所暴露出的脆弱性就日趋明显,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大客流条件下地铁车站的脆弱性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学习,认为地铁车站的脆弱性应当包括地铁车站在大客流条件下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文章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对地铁车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地铁车站的暴露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应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地铁车站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地铁车站的暴露性脆弱度、敏感性脆弱度和适应性脆弱度,并利用这三个脆弱度值求得了地铁车站的综合脆弱度,编制了地铁车站的脆弱度分级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①提出了大客流条件下地铁车站脆弱性的概念。从脆弱性的角度研究地铁车站的安全问题。②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对地铁车站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行了系统分析。对脆弱性的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地铁车站的脆弱性研究。③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客流条件下地铁车站脆弱性的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同时论文还将该模型应用于地铁车站的实际评价中,对地铁车站的脆弱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其他文献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一种全新的汽车动力转向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转向轻便性和“路感”之间的矛盾,还可以兼顾节能、环保和安全等优点,已成为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
岩体、陶瓷制品、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迫使人们需要对其进行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但传统的解析方法对脆性材料的受力、变形及破坏规律等力学问题很难进行深入研究。随着计算机运算性能的飞速发展,利用离散元法中的粘结颗粒模型(Bounded Particle Model,简称BPM)来模拟并探究脆性材料的力学问题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法。然而该方法在对离散元BPM模型的参数进行校核时过程十
在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摩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工业生产中,减摩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能够有效的减小工业生产中摩擦的影响,就意味着机械设备将会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近些年,表面图形技术由被发现,到提出,到发展,直至现在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应用实践。对表面图形设计进行合理的设计也是为展现出表面图形技术它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必不可少的步骤。其中交叉凹槽相对于其他类
轴类零件主要是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轴传递力矩最有效的部位是外沿,中心无论传递转矩还是弯矩,重量/效能比较低,属于“死重”。为了解决轴类零件中心“死重”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水稻倒伏、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施6、9、12、15kg的氮肥,秧苗移栽后,对每处理水稻各生长期内生物学性状及水稻倒伏后生物和经济性
微纳米滚压成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纳结构加工技术,通过表面具有微结构的模具进行连续的压印复制,且具有生产设备简单、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微纳米加工技术也从最初的
交通标志是现代道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设置的标准直接关系道路的使用效率和行车安全。在诸多事故肇因中,交通标志的问题也时有暴露,改善和调整其设计和设置的标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