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79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肾脏超微病理改变,探索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肾脏超微病理改变的关系,为正确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更多依据。 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检查提示肾脏损害,肾活检标本均经光镜、透射电镜、免疫荧光检查,病理结果回报确诊为膜性肾病的患者79例。记录7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临床表现(高血压、水肿等)、实验室指标(eGFR、24h尿蛋白、白蛋白等)以及肾活检病理结果(肾小球硬化比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电子致密物面积等),并根据肾小球上皮侧电子致密物面积分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肾脏病理特点,并通过门诊复查或者电话访问的方式随访至少6个月,追踪治疗后患者疾病的临床缓解情况。 结果:(1)79例IMN患者,男女比例1.13∶1,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45.89±12.97)岁。79例IMN患者在肾活检时均有蛋白尿,其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71例(89.87%),水肿者74例(93.67%),伴有高血压者22例(27.85%),镜下血尿者35例(44.30%),均不伴有肉眼血尿。 (2)79例IMN患者中,Ⅰ期30例(37.97%)、Ⅱ期40例(50.63%)、Ⅲ期6例(7.59%),Ⅳ期3例(3.80%),主要以Ⅰ、Ⅱ期为主。肾小球内免疫荧光沉积主要以IgG(97.47%)、C3(97.49%)为主,部分伴有IgM(5.06%)沉积,个别伴有IgA(1.27%)、C1q(1.27%),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分布。79例患者中有34例(43.04%)出现肾小球球性硬化,1例(1.27%)出现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53例(67.09%)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病变,41例(51.90%)伴有不同程度系膜增生,3例(3.80%)出现新月体。 (3)电子致密物面积分组:电子致密物面积大小在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蛋白、肾小管萎缩、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例、基底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58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大团块组37例,治疗后总缓解率51.35%;小团块组21例,治疗后总缓解率80.95%。小团块组治疗后缓解率高于大团块组治疗后缓解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79例IMN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女性多,临床表现以NS多见,可伴不同程度镜下血尿。肾脏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免疫荧光以IgG、C3沉积为主。 (2)电子致密物面积大小与血清总蛋白、纤维蛋白原、肾小管间质病变、基底膜厚度相关,与IMN患者蛋白尿的水平关系不大。 (3)电子致密物面积大小与IMN患者的预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