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断与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或景色进行对比,甚至有的旅游者总会发出类似“这里和家里真不一样”的感慨。麦肯奈尔认为旅游者追求的是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差异性,并且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旅游者带着寻求差异的诉求前往陌生的环境,其在于目的地互动过程中的体验有何特殊?以往的研究对此现象和机制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基于此,本文尝试基于旅游体验的视角提出一个新范畴——异地感,即本文的核心研究对象,尝试解释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断与生活世界中事物或景色进行对比的行为的内在机制和心理过程,以期能为旅游体验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视角。本文首先对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因主体视角的转换,导致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差异的存在,以此为异地感存在的可能性奠定基础;其次对旅游体验的定义、本质、动机以及类型进行文献梳理与总结,以此奠定异地感产生的理论基础与异地感在旅游体验研究的位置;再次,对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地方感进行文献梳理,借鉴以及区分地方感与异地感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本文对“异地”进行解读,认为异地是指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而且针对部分网络用户的关于“异地感”的讨论进行归纳分析,进而确定异地感的含义与定义,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异地都能产生异地感,而是有一定心理距离的异地才能让旅游者产生异地感。所谓异地感是指旅游者在与自身有一定心理距离的目的地进行互动时,通过亲身参与或者观看等行为与惯常生活环境进行差异比较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等因素,其中认知因素占主要成分。以往鲜有与异地感直接相关的研究,本文以旅游体验过程中的异地感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推演以及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异地感的进行探索性研究。旅游的刺激寻求与安乐寻求的本质,以及旅游者好奇心驱使,以及自媒体中认为旅游中无趣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缺乏异地感,证明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有异地感产生的可能性。本文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并根据异地感的概念模型:旅游者(主体),过程,目的地环境与惯常生活环境(双客体)以及旅游情境,对其构成进行编码分析,包括:(1)现场感觉与想法、(2)对比与反思、(3)回忆与想象、(4)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5)个人身份、(6)识别与感悟等成分,以便后续进行异地感的量表开发。根据对吸引旅游者的具体情境进行分析,认为不同情境产生不同异地感,进而将异地感划分为:浅表型异地感与深层型异地感。此外本文对异地感的产生进行探索与分析,首先,异地感产生源于旅游者的好奇心和逃离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需要,导致旅游者期望去异地观赏异域风景,体验异域文化,而在旅游者与目的地的直接体验当中,这种需要则转化为现实的情感体验,旅游者在目的地游玩过程中,与惯常生活环境的认知经验进行比较,来寻求异地的自由与价值的满足。其次,异地感与目的地意象相关,异地感包括对目的地的感知、比较以及情感评价,情感评价与异地感是互相作用的关系,而非单向影响。再次,本文认为心理距离是异地感形成过程中重要因素,并综合心理距离与旅游情境对异地感的影响,总结出异地感的形成机制:距离—唤起—评价机制,发现异地感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由初始的激情状态到后续的理智状态;最后,影响异地感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知识与经验、旅游者类型、心理距离;客观因素包括:环境差异、参与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等。综上,本文通过逻辑推演以及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旅游体验中的异地感进行探索与分析,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异地的重新解读、异地感的含义与概念,构成、类型、产生过程以及具体情境分析。此外,本文以异地感为切入点,为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旅游屏蔽现象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本研究是首次提出异地感,对其探索的方面以及深度还有待完善,未来一方面针对异地感的构成以及类型可对异地感进行量表开发,进而对旅游者异地感产生进行评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旅游者的体验以及进行目的地景观设计;另一方面可针对旅游者的成熟度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异地感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