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理归纳古代医家辨治“麻木”的学术源流,发掘其辨识“麻木”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总结古代医家治疗“麻木”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临床诊治“麻木”提供参考。方法:1.运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以《中华医典》所收录的古代文献为主要检索范围,以“麻木”、“麻痹”、“不仁”、“顽麻”、“顽厚”、“顽痹”、“不知痛痒”、“痛痒不自知”为检索词,收集了上至秦汉《黄帝内经》,下至清代,涉及“麻木”的古代医籍73部,以此作为研究对象。2.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麻木”进行源流考辨;并对古代医家辨治“麻木”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进行归类整理。3.因在前期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自金元开始,古代医家将麻木从其它疾病中独立出来进行较为系统的认识,故将上述文献划分为金元以前与金元明清两个时期,分别探求不同时期“麻木”的辨证用药规律和特点。运用频数分析的统计方法,将上述文献中所载治疗“麻木”的方药建立方剂及药物数据库,从高频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麻木”作为医学术语首次出现于晋代《针灸甲乙经》。晋代以前多以“不仁”作为“麻木”的互辞来表述“麻木”相关症状。与“麻木”相似的术语较多,如“肉苛”、“麻痹”、“顽麻”、“顽痹”、“顽厚”、“不知痛痒”等均表述同类症状。2.“麻木”的病因病机较复杂,有属虚(包括气血虚弱、阳虚、阴虚),属实(六淫侵袭、情志不遂、痰饮留滞、瘀血阻络、邪热壅遏)以及虚实夹杂(内虚风中、肾虚邪中、阳虚寒湿)三个方面。病机关键为不荣或不通以致气血无法正常运达肌表,肌肤失其煦濡。3.通过对古代医家治疗“麻木”方药的统计分析发现:金元以前医家多以祛风湿药及解表药为主,辅以补虚药。药味以辛为主,苦味、甘味药次之。药物归经与心、肝密切。金元明清医家多以补虚药为主,辅以化痰药。药味以辛、甘为主。药物归经与脾、肝密切。两个时期的用药药性均以温热占主导。结论:1.“麻”为肌肤感觉异常,指肌肤蚁走感或触电感或微针乱刺感,“木”指肌肤感觉的缺失。“麻木”涵盖了“肉苛”、“麻痹”、“顽麻”、“顽痹”、“顽厚”、“不知痛瘁"等术语的含义。2.“麻木”的病因不外虚实两端,病机为不荣与不通致麻木。3.“麻木”的治疗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金元以前以祛风散寒胜湿为主,辅以补虚。金元明清则以补气养血为主,辅以化痰。古代医家辨析“麻木”以风寒湿痹、气虚邪中、气血虚弱、痰湿留滞为主。4.基于古代医家对“麻木”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系统论述,建议将“麻木”作为一个疾病加以认识。本研究对“麻木”的辨证论治提出如下设想:①气虚失荣证②血虚失养证③阴虚失濡证④阳虚失温证⑤痰饮留滞证⑥瘀血阻络证⑦气机郁结证⑧湿热下注证⑨风寒湿痹证⑩风热蕴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