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纸坊组勘探程度低,近年来盆地南部见油气显示,为了评价纸坊组勘探潜力,应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理论,釆用纸坊组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泥岩有机质残余有机碳、氯仿沥青“A”、热解、有机质干酪根碳同位素、干酪根镜检、镜质体反射率、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质等成熟度指标、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对比分析等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和技术路线,对纸坊组地层划分与对比、纸坊组岩性分析、暗色泥岩的空间展布、生烃潜力分析、油源对比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认识:纸坊组与下伏和尚沟组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接触,纸坊组与上覆长10平行不整合接触。纸坊组岩性在盆地北部表现为棕红色、浅灰绿色粗砂岩、灰白色含砾砂岩及棕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为主,砂岩粒度相对较粗;在盆地南部主要以灰绿、黄绿色细砂岩、中细砂岩和深灰色、紫红色泥岩为主,砂岩粒度相对较细。纸坊组暗色泥岩发育相对局限,主要在上段的下部和下段的上部发育,并局限于正宁等南部地区。且具有层段多、单层厚度较小,非均质性较强、总厚度一般的特征。南部地区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Ⅱ型干酪根为主,中成熟阶段;南部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较好源岩标准,北部基本为差—非源岩。长7、长9和纸坊组暗色泥岩气相质谱中生标物存在一定差异性,可为纸坊组原油来源研究奠定基础。并认为南部原油主要源于纸坊组供烃母质;而北部及陕北等地区的原油应为长7与长9的混合贡献,且以长9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