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的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的又一次发展和升华。对习近平群众观的研究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阐述了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历程,梳理了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挖掘了习近平群众观的基本特点和价值。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阐述了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历程。从现实条件看,家庭环境的熏陶为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知青时期的经历对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地方工作的经历为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从理论来源看,习近平的群众观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列宁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群众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习近平群众观的发展历程分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与确立、充实与提高、成熟和升华五个阶段。第二,梳理了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人民群众主体观,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和推进深化改革的主体,人民群众拥有崇高的地位;其二,人民群众福祉观,包含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福祉、脱贫致富福祉、文化生活福祉、生态文明福祉和社会保障福祉;其三,党群关系和谐观,中国共产党应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反腐倡廉接受人民监督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其四,人民群众创新观,中国共产党应注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其五,人民群众评价观,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认识到人民利益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效果交由人民评判。第三,挖掘了习近平群众观的基本特点和价值。习近平群众观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基本特点。对习近平群众观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从理论上看,习近平群众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和推动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念创新,深化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践上看,习近平群众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总之,对习近平群众观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希望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