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病因机制至今未明,已有较多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参与了MDD的病理生理机制,但其基因多态性与MDD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希望探究汉族人群GR基因Bcl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MDD的相关关系,并了解该多态性与疾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281名MDD患者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 HAMD-17)等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定,同时选择28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分别抽取患者和对照的外周血并提取DNA,对GR基因的BclI目的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用Bcl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酶切,所得酶切产物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以检测GR基因BclI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比较该基因多态性在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GR基因Bell各基因型频率在MDD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8,df=1,P=0.9617),GR基因BclI各等位基因频率在MDD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8,df=1,P=0.8477);MDD组在41岁—50岁的年龄段中GR基因BclI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可匹配的对照组相41岁—50岁的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10.696,df=1,P=0.0045);等位基因:x2=3.801,df=1,P=0.0161);MDD组在16岁—20岁的年龄段中GR基因BclI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可匹配的对照组相16岁—20岁的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x2=6.82,df=1,P=0.0330);经多重logistics回归分析野生基因型G/G与MDD的复发相关(OR=0.678,P=0.035);杂合突变型G/C与合并焦虑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轻度焦虑:OR=2.391,P=0.003),中度焦虑:OR=5.642,P=0.0001),与MDD发生是否具有诱因有相关性(OR:0.577,P=0.003)。结论:MDD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可能与GR基因BclI的多态性有一定相关关系。野生等位基因等G突变为C可能增加了GR的敏感性,以至于患者对于应激事件更为敏感,相应的在焦虑测试中倾向于更高的得分。的各个基因型在年龄分组为41岁到50岁年龄段分组的MDD患者携带有更多BclI的野生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16岁到20岁的年龄段分组和女性分组MDD患者携带有更多BclI的突变型等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