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HIV感染引起的,CD4+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并由此引起的各种微生物继发感染或肿瘤为特征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治疗中容易引起病毒耐药、一旦加大剂量使患者不能耐受及药物价格昂贵等问题。目前癌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国际机构的调查,因癌症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全世界每年约630万人,到2020年,这个数字可能增长一倍左右。因此癌症的防治依然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中草药、植物药等天然产物中存在着广泛的生物活性物质,从中草药、植物中寻找毒副作用小、作用独特的抗艾滋病、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辅助药物,已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中提取得到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中药穿心莲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能。穿心莲提取物与齐多夫定(AZT)联合使用时,能增强AZT抗HIV的效果,具有协同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脱水穿心莲琥珀酸单酯可抑制HIV-1所致的细胞周期失调,上调HIV-1感染者的淋巴细胞CD4+水平,抗HIV效果类似第一代抗HIV药物齐多夫定。体外抗肿瘤研究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对乳腺癌MCF-7细胞、食管癌Ec9706细胞、结肠癌HCT-8和HCT-116细胞、前列腺癌PC-3等肿瘤细胞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穿心莲内酯结构中的α,β-不饱和-γ-内酯是其活性基团,也是许多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天然产物成分所具有的共同结构。穿心莲内酯本身结构较不稳定,其异构化产物异穿心莲内酯(IA)稳定性提高,同时保留了a,p-不饱和-γ-内酯药效结构,为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先导物。本文以异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S-1-S-17共17个异穿心莲内酯的3,19-位酯化衍生物及3,19-位糖苷衍生物T-1到T-4,结合生物活性研究,希望能获得活性及稳定性提高的衍生物,为进一步对该类化合物进行抗艾滋病和抗肿瘤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