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国内动画的迅速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作品也不断涌现。动画学术研究与动画产业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相继出台了多种扶持政策,鼓励创作者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融入动画创作中。动画是一门集合了分镜头设计、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等的综合艺术,本质是将创作者的精神和思想用美术造型手段以影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场景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准确地表现影片的时间、空间和美术风格。但近年,国内动画场景设计依旧存在对日美风格过度模仿的现象,缺少本土特色,缺乏文化内涵。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尝试以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将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与动画的场景设计相结合。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动画资料分析和归纳,经由实践,尝试探寻地域文化与场景设计结合的具体方法。传统地域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且囊括了空间美和实体美。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一书中,曾将传统建筑划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两种,硬传统指外在的能直观呈现的造型设计,而软传统指建筑所蕴含的内在文化。“中国建筑的丰厚遗产不仅仅呈现在表层的硬传统上,而是更深地蕴涵在软传统上”。【1】传统建筑是巴渝文化中最古老也最长寿的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巴渝历史文化的记录者,记录了当地的审美需求和人文内涵。动画的场景设计除了需要为角色服务,提供合适的表演舞台,还要为影片服务,展示整个故事的风格。因此,二者的结合是十分可行的。国内动画将巴渝文化与动画场景结合起来的案例较少,笔者为动画场景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探索的方向。巴渝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筛选和锤炼,有着丰富的人文韵味和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将二者结合,不但可以将巴渝文化的生命力植入动画场景之中,使动画场景获得新的生命力,还可以展示出巴渝地区坚韧豪爽的文化精神,让观众感受到文化力量带来的情感共鸣。因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归纳以及实践演练的方式,从传统建筑与动画场景的相通性出发,探究巴渝传统建筑元素在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优秀动画作品中的场景,尝试对巴渝传统建筑元素和动画场景设计的结合方法和创作原则进行总结;最后再以笔者的毕业创作加以实践验证,期望可以为地域文化与动画创作的结合提供新的思路。